相关文章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每月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飞行博物馆
  • 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宇航中心是专门为12—15岁儿童建立的宇航科普活动中心
  • 与电影城同在戛纳的法国太空城,为公众开设了体质训练和提供航天飞机模拟驾驶
  • 莫斯科郊外的卫星街曾是苏联进行全民科学教育的场所,现在仍是俄罗斯的科普胜地
  • 苏联宇航员季托夫和马纳罗夫在太空连续工作366天,成为在空间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 邦达连科是第一位牺牲的宇航员,科马罗夫于1967年4月23日因飞船失事以身殉职
  • 1992年5月7日三位宇航员在空间捕捉故障卫星,5月14日将修复后的卫星成功释放
  • 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产生诸多影响
  • 美国宇航员使用的太空服和太空喷气背包
  • 1970年11月17日航天史上第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1990年苏联试验成功太空自行车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1981年4月12日美国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它具有在地球与轨道之间重复往返的功能<%=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911551.jpg (5459 bytes)  航天飞机是在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器。经过近20年的研究,试验,美国于1981年4月12日第一次把一架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之间的航天器。最初的设计,是想把它建造成,每年能进行60闪太空飞行的,廉价的“太空运输卡车”,为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提供后勤保障。但是经过近10年的发展,航天飞机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实验室,货物运载装置和工作车间,到1992年6月,世界上有4架美国航天飞机在运行,苏联一架航天飞机停在机库里,西欧国家和日本的航天飞机也正在研制中。作为航天器运输系统,航天飞机一般包括:轨道器(航天飞机机体)、固体助推器和*燃料箱三大部分。由于它的性能和特殊用途,目前仍然吸引许多国家在积极研制和改进它。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911512.jpg (8041 bytes)  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返回,一般都是在预定的程序内自动进行的,也可以由宇航员自行操纵。它的常规飞行程序大致有这样一些步骤:

      1.起飞。航天飞机直立 在发射台上,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三台液体火箭主发动机同时点火,使航天飞机垂直上升。

      2.助推火箭分离。航天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助推器燃料烧尽,上升到40多千米高度,约120秒左右后,自动熄火,并同航天飞机分离,主发动机继续工作,飞机持续上升,助推器在海上回收。

      3.外贮箱脱落。航天飞机到达100多千米高度,每秒达7.8千米速度时,起飞后500秒左右,外贮箱推进剂燃尽,然后从航天飞机连接处脱落,陨落大气层烧毁。

      4.航天飞机入轨和进行轨道作业。轨道器以时速28800千米飞行,依靠自身携带的各种小型轨道机动动力系统调整飞机到达预定轨道,并开始进行各种预定太空作业。

      5.返航。启动小型轨道机动动力系统,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以25马赫速度,轨道器与航向成40度角下降。然后速度逐步下降到4.2马赫、1马赫,最后返回预定机场进行水平着陆。

      6.整个航天飞机在执行任务时,每90分钟左右绕地一周。这是目前的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

      航天飞机的用途极为广泛,并有独特优越性:首先,货舱容积大,可容纳29吨载荷,具有运载大型卫星及空间站部件的能力;其次,货舱遥控机械手可释放卫星,也可捕获卫星入舱修理,或带回地面;其三,能在低轨道上把所运载的卫星发射到离地36000千米的同步高轨道上;第四,利用航天飞机可以把地球上制作的部件运至空间,以便以空间组装成大型结构;最后,能破坏或俘获敌方的卫星,部署太空武器,释放吸光材料干扰定向能武器,和以激光来摧毁敌方的陆基战略*。

      航天飞机具有在地球和轨道间重复往返,穿梭行动的功能,所以也称之为“太空梭”。航天飞机,是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的三位一体的崭新组合。这种新组合以其特有的重复使用性,多用途性和经济性,为人类的航天活动开辟了更宽广的前景。

    (左)这是正在向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降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未来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右)由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航天飞机正在发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