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4月至1981年5月,苏联共发射40艘“联盟”飞船,其中22艘与“礼炮”号实现对接。80年代后,“联盟”系列改型为可载3人的“联盟”T号系列飞船。
“联盟”号飞船总长7.5米,最大直径约2.7米,重约6.8吨,由球形轨道舱、钟形返回舱和圆柱形服务舱组成。轨道舱分成生活区和工作区,前端有个与“礼炮”号轨道站对接的舱口,宇航员将通过它进入“礼炮”号内部。返回舱是宇航员的座舱,与轨道舱相贯通,舱内有操纵设备、显示仪器、减震座椅、生命保障系统、制动火箭和降落伞。返回舱的钟式造型及外表的防热层,有利于再入大气层时减速隔热。服务舱的密封部分有定向和稳态系统,非密封部分装有发动机、推进剂及辅助电源,舱外有天线和两个太阳电池板。飞船在返回时,抛弃轨道舱和服务舱,返回舱单独再入大气层。
“联盟”号飞船坎坷多难。由“宇宙”133号飞船改制的第一艘无人驾驶“联盟”号,在入轨后无法实现姿态控制,由地面无线电引爆自毁。“联盟”号第二次无人飞行试验时。因计算机点火程序混乱,在发射台上与运载火箭一起被炸毁。第三次无人飞行于1967年2月进行,在再入大气层时,飞船头部防热层被烧穿,堕入咸海沉没。1967年4月23日,“联盟”1号正式载入升空,但飞船左侧太阳电源翼板无法展开。4月24日在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因降落伞故障而发生了坠毁事故。
1971年6月7日,“联盟”11号载3名宇航员,再度入轨与“礼炮”号进行对接。对接取得成功,三位宇航员进入了“礼炮”号大圆筒式的轨道舱,在轨道舱里生活了23个昼夜,进行了天文,生物,摄影等观测实验。在返回途中,联盟1号飞船座舱阀门泄漏,造成密封舱缺氧,3名宇航员被窒息死亡。
右图 苏联TM型“联盟”号载人宇宙飞船的船体正在地面进行最后的装配
左图 这是执行合作计划的联盟TM12号上的苏联宇航员和英国宇航员。左起:船长苏联人尔图哈里斯基,英国人格斯特和贝伦,苏联库里卡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