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全记录
  • 放飞年轻人的梦想
  • 凤凰火星探测器可能在2007年发射
  • 中国实现卫星整星出口突破
  • 美国将试验火星探测器激光通信技术
  • 火星载人飞行模拟试验即将开始
  • 空间风暴探测计划登场
  • 揭秘航天员的生命服
  • 与神舟六号飞船的零距离接触
  • 八道安全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神舟飞船航天员是怎样选拔训练的

    br />
      多天的飞行,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情况,航天员面临“危机时刻”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在地面训练中,要充分估计到太空飞行可能出现的故障。在航天员训练中,光是飞船飞行程序方面可能出现的故障,工程设计人员就预想了78种之多。比如“压力应急”,人类生存需要一定的压力环境,设想如果飞船出现失压,就会给航天员的生存带来危险。为了处置这一紧急情况,航天员就要采取近20项、50余步操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是允许看《飞行手册》的,但情况紧急,不会有这样的时间,这就要求航天员能够立即从大脑中把预案调出,完成处置。航天员的教员们将可能出现的程序性故障和产品设备故障总结出来,一共有200多种,这些都要求航天员正确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法来处置。
    航天员虽然只是飞船的“乘客”,但要成为“乘客”,必须先达到“技师”的水平——他要对飞船的12个分系统密切了解掌握。只是飞船上的仪表部分,需要航天员发出的指令就有160余条。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每一条指令发出的时机、条件和后果,航天员必须时刻清楚。

      对于执行“神六”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有一个要求称得上是严上加严,这就是除了《应急与故障处理手册》、《航天员操作指南》和《飞船手动运动控制操作手册》中预想到的故障外,航天员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对未预想到的故障进行正确处置。

      神舟六号航天员的选拔主要分为初选、复选、定选和确认几个阶段。首先,从所有候选航天员中初选出10位;然后根据身体、思想、心理的训练成绩考评结果,复选出6位;之后,将6位航天员搭配成3个飞行乘组,然后将这3个乘组排序,定为第一、第二、第三梯队,称为定选;在发射前一到两天,还要对3个乘组的排序进行最后确认。

      在这些各有侧重的选拔阶段中,复选、定选最为重要。可以说,这些航天员的水平都相当高,区别是相当小的,要通过高手之间的竞争来择优,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神六”航天员的选拔第一次引入了数学模型,利用科学辅助决策系统将航天员心理、思想、身体的训练成绩等因素化为数值指标,实行集体测评、科学选拔。这样,最大程度限制了个人因素的偏颇,避免了个人好恶影响决策的公平公正。对航天员来说,他们得到的分数是公开的,他们可以查阅自己的训练成绩,目前航天员们对分数的公正性是认同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航天员选拔中得到了全面贯彻。

      两名航天员要协同执行飞行任务,因此“神六”航天员的配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哪两位航天员搭档能达到整体水平最佳?基于多年训练中对航天员的了解,以及“神六”任务的需要,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对分组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致性原则”,就是两人要能力相当、水平接近;“互补性原则”,就是在性格和情况处理上能够互补,更为全面地应对各种飞行问题;“尊重个人意愿原则”,就是适当考虑航天员个人搭配意愿。以上几条原则,为科学搭配并正确评价乘组整体效能提供了依据。

      在航天员的选拔训练中,教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现在,中国的航天员教员们也要进行资格认证后才能“上岗”。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杨利伟现在担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管训练事务的领导,凭借他在“神五”飞行中的经验,在“神六”航天员的训练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阶段上,航天员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共同训练阶段、强化训练阶段I、强化训练阶段II和任务准备训练阶段。在共同训练阶段,所有航天员都要参加,后面的阶段则随着选拔的开展,参训航天员逐渐减少。

      为了考察训练效果,保证训练内容全面覆盖,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于2004年年底和2005年七八月份先后搞过两次复查,并将复查后总结出的近30个问题逐一解决。
    为了航天员能够出色完成任务,对他们的训练确定了从严从难的原则,为了“难为”航天员,教员想尽了“招数”。

      比如在程序训练中,往往航天员并不知道当天的训练内容是哪部分,但当突发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要迅速反应,解决问题。

      在实际飞行中,航天员可以携带《飞行手册》,以参考进行操作。但在训练中,教员往往突然把手册收走,以考察航天员的记忆力和应急能力。

      在飞行中,中间位置和右侧位置上的两名航天员各有分工。但为了熟悉彼此的工作,进行更默契的配合,教员有时会随机让两人互换位置,考察两人之间是否可以互为备份。

      在飞行中,航天员还要肩负起“太空医生”的责任,为自己或同伴做打针吃药的工作。针对航天运动病以及其它可能出现的疾病,他们还要学习预防、治疗的方法,做好自身的保健医生。

      为了克服失重环境带来的种种不便,航天员要加强前庭稳定性,要采取转椅、失重刺激等许多训练方法,有的方法听起来挺有趣,但一旦见识了他们的训练现场,你就会明白“魔鬼训练”是什么滋味。

      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程序就是关好返回舱的舱门,如有不慎,后果将十分严重。为了让航天员完成好这一步骤,他们专门研制了返回舱舱门训练器,专门训练关舱门的动作。为了万无一失,教员们预想了8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制定方案,进行演练。为了模拟失重状态,他们甚至把人吊起来训练关舱门这一动作。

      在训练中,针对知识和技能,教员和航天员共同遵循的一个口号是:“光会了还不行,还要熟练;光熟练了还不行,还要反复熟练。”许多航天员已经不年轻,但他们把每一次训练当成实战,用毅力和汗水把枯燥的重复性训练坚持下来。在模拟器中,他们通常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一个训练内容常常要进行五六遍甚至十几遍。从2005年春节到现在,航天员们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日,每周他们至少要训练六天;在人船联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等大型综合演练之前,他们一周七天都在训练,甚至晚上也不例外。

      “所有航天员都想上天。”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选拔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但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一个接受技术和心理考验的过程,选拔本身就是一种训练。”目前,我国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训练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