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天文项目回顾(三)
  • 天文学与诺贝尔奖结缘
  • 10月17日凌晨土星约会弯月
  • 明年中秋十七月圆专家称连续五年中秋月十六圆不准确
  • 抓住机会看水星
  • 新彗星天鹅将一去不返
  • 为何月到中秋分外明?
  • 金秋十月共享天象饕餮大餐
  • 天文爱好者请注意观测新彗星
  • 太阳为什么变温和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49年前人类跨入了宇航时代

    十分入迷,他决心为实现飞出地球去的理想献出毕生的精力。成年后,他长期任一所中学的教学教师。并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航天科学的研究上。他明确指出,炮弹不可能成为航天飞行器,只有用火箭才行。还提出火箭应使用液态燃料,推导出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即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并且建议使用多级火箭逐级加速,以达到克服地球引力的高速度。这些都为后来的航天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他被世界各国誉为“航天科学之父”。(见图1)

      
    1957104日,在齐奥尔科夫斯基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见图2)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正好两年,前苏联又在1959104日发射了“月球号”宇宙飞船。几天后,该飞船绕到月球背面,在距月面六万多千米的高空成功地拍摄了月球背面的传真照片传回地面,从而首次揭示了人们一直无法看到的月球背面的秘密(见图3)。

      前苏联上述航天领域的重大成就意义十分巨大。前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人类跨入了宇宙航行的时代,后一项重大成就标志人类有能力实现飞到别的星球附近去探测。此后,在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不到4年,前苏联又在19614月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和安全返回地面,显示了人类可以乘坐飞船进入太空。而到12年后的1969年,美国人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此后几年中共有六次共12人登上月球,人类到别的星球上去探险的愿望终于首次得以实现。


        图1 齐奥尔科夫斯基像。他于1857917日生于俄国,1935919日去世。期间因航天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成就于1918年当选为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有一句名言是:“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


        图2 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该卫星的直径约56厘米,重约82千克。



     图3 “月球3号”飞船拍摄到的月球背面的照片。但图中左下侧则属于月球正面的边缘区域。图中用罗马数字表示的是不同的“海”(无水的低凹区域),用数字表示的则是不同的山脉和环形山。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