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火星上发现干冰喷泉 时速高达100英里
  • 火星上发现干冰喷泉 时速高达100英里
  • 世界首个太空旅馆原型机起源1号进入太空
  • 美宇航局抢修阿特兰蒂斯号排除隐患
  • 美宇航局抢修阿特兰蒂斯号排除隐患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推出行星新定义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推出行星新定义
  • 一年后谷神星将再次约会阿波罗
  • 一年后谷神星将再次约会阿波罗
  • 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大会07年在中国举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火星上有生命是世纪最伟大发现还是骗局

    能完全肯定那上面到底是不是火星生命,这的确令人有些失望。”     四大理由支持火星生命     ALH84001的火星陨石身份直到1994年才被正式承认,是已知的12块火星陨石中年代最久远者。科学家认为,那时候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因此有生命存在。对此,大卫等人提供了4点理由:     首先,化学分析显示,这块陨石中含有多种多环芳烃有机分子。它们常被称作“有机化合物”,被看成是生命的组成单位。但是科学家们也在普通小行星、彗星以及陨石中发现了这种生命分子。     第二,大卫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水滴状古代火星细菌化石,问题是,这些化石的体积是地球上细菌的1/1000~1/100。对此,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么小的细菌连最简单的新陈代谢过程都不可能完成,它体内没有足够的蛋白质、DNA以及其他分子。但大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火星生命的进化比地球生命更简单;或是这些细菌变成化石后体积缩小了;它们也可能是某些稍大的微生物碎片。 火星火山岩留下水痕迹     第三,大卫等人在陨石隙缝中发现了碳酸盐球。碳酸盐是遇水结晶的一种无机物,大卫由此得出结论说:火星水肯定从这些缝隙中渗透过,而有液态水的地方就可能存在生命。     第四,在仔细观察碳酸盐球时,大卫等人还看到了与地球上某些细菌所产生的无机物十分相近的泪珠状细小晶体——磁铁矿。     “火星生命说”的赞成者认为,泪珠状磁铁矿的发现给大卫等人的说法增加了科学依据。地球上很多古老的细菌才能产生磁铁矿,也许古代火星微生物也能产生磁铁矿。大卫说:“这种磁铁矿的形状与众不同,如果地球上也有发现,它就是火星存在生命最确凿的生物学证据。”     哥哥领军提出相反证据     近年来,大卫与其反对者一直就ALH84001中的磁铁矿进行辩论:是否通过非生物学过程也能产生这种物质?同为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的哥哥戈登,与他持截然相反的观点。2001年,由戈登·麦肯及其顾问戈尔登领导的另一个科研小组,成功制造出一批与ALH84001中所含磁铁矿类似的物质。他们还将这些“磁铁矿”合并成碳酸盐球,就像大卫在ALH84001缝隙中发现的碳酸盐球那样。他们在实验中还模拟了ALH84001在火星上经历过的各种环境。尽管大卫认为哥哥没能精确描述出ALH84001中磁铁矿的形状和质地,但他承认: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人类有可能通过非生物过程制造出磁铁矿。     火星陨石中没找到DNA     早在1961年,在一块坠落在法国的火星陨石中,科学家也发现了与ALH84001类似的现象。但后来经重新检测,证实那些“化石”是由于现代植物孢子污染而造成的假象。1999年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篇论文称,所谓的火星生命化石,实际上是由于高温导致矿物晶体畸变,而在电子显微镜下造成的错觉。     与此同时,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生物学教授马丁·菲斯克,对1911年坠落在埃及纳胡拉(音译)镇附近的一块火星陨石进行研究,发现它里面也有着一系列极其微小的管状痕迹,从其尺寸、形状和分布来看,极似地球岩石里大量滋生的细菌留下的痕迹。可是,在陨石当中并未发现DNA分子,因此不能确信其就是生物留下的痕迹。     科学家测定这快陨石的年龄大约是13亿年。根据从发现的泥土判断,相信这块岩石在6亿年前露出水面。     菲斯克称,可能有两个原因导致这种情况:一是可能存在无生命的方式,形成地球岩石中的管状痕迹,只是还没有被发现;二是火星陨石中的管状痕迹的确由自然生物所致,但其DNA已被破坏。     菲斯克说:“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因此,假如细菌存在于潮湿的岩石管道里,它们可能在6亿年前就死了。这就能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找不到DNA,它们是可被破坏的有机物。”(雷怀)来源:青年参考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