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太阳神的故事
  • 太阳的距离
  • 阳光的奥秘
  • 太阳的结构
  • 太阳元素的发现
  • 太阳黑子
  • 日 珥
  • 太阳耀斑
  • 星等
  • 星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太阳系的家长

    看起来也很明亮,是因为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它们本身并不发光。

      行星与太阳家长之间的这种关系,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人类的这些认识却是来之不易的。

      古时候,人们没有地球的概念,更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个行星。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古代埃及人把大地看成是一个身披常绿植物的男神,大地四周环绕着宇宙之河,而天则是被一个大气女神托着。古代印度人把大地看作是由四只大象驮着,大象又踩在一个很大很大的乌龟背上,乌龟站在一条盘起来的巨蟒身上。古代缺少科学知识,古人对许多解释不清的现象只能凭他们自己的想象罢了。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星星越来越低;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的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状。为此他得出了大地是球体的结论。然而他同时又得到一个错误的推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个错误观点简称为地心说。

      公元150年左右,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也赞同地心说,他将地心说写进了他的学术巨著《天文学大成》中,并在书中画出了以地球为中心,太阳、月亮、星星围绕着地球运动的详细图解。从此以后地心说根深蒂固地在人们头脑中扎下了根。

      直到16世纪,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把统治人类一千多年的错误观点纠正过来。哥白尼,1473年诞生在波兰,年轻时就热爱天文学。他在意大利留学期间便开始了天文观测和研究工作。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以后在教堂任职。他对教堂的工作不感兴趣,在教堂的高楼顶上选择了一个平台,建起了自己的天文台,经常整夜整夜地在那里观测星星。

      哥白尼花费了近40年的心血,经过大量的观测和研究,终于发现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事实,并且写进了他的科学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并不是太阳本身的运动,而是由于地球自己在转动,同时又绕着太阳转动的原因。其它行星也都像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动,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转,恒星则在离太阳很远的一个天球面上静止不动。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它的光芒把各个行星照亮。这就是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虽然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它的局限性和错误,但那是在当时地心说占绝对权威的情况下产生的,日心说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宇宙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哥白尼去世之后,他的日心学说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拥护和赞成。

      生于1548年的布鲁诺是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他对哥白尼的日心学说非常感兴趣,并在日心说的启发下,进一步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太阳只不过是无数星星中的一个。我们现在都知道布鲁诺的观点比哥白尼又前进了一步。然而在当时,罗马教会的统治者感到布鲁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危及了教会的思想统治,将他囚禁8年以后,于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将这位坚强不屈的勇士活活地烧死了。

      与布鲁诺同时代的世界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积极宣传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而受到教会的迫害。伽利略156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1609年,伽利略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揭露了星空世界的许多秘密。为了宣传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花费了整整5年时间,写成了一本《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集》。《对话集》出版以后就被教会法庭宣判为-,并且伽利略本人也受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1616年3月5日被罗马教庭宣布为-以后,竟然在-目录里面整整呆了两个世纪之久。

      由此可见人类认识宇宙的道路是多么不平坦。

      然而,真理的光芒不会永远被乌云遮住。16世纪后期,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坚持天象观测20余年,对行星运动取得大批珍贵资料。第谷临终时将他的观测资料赠送给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开普勒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其中第一条便是说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着位于一个焦点上的太阳运转。到了17世纪后半期,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又根据他所创立的经典力学,对行星运动定律做了理论上的解释。这是对日心学说的总结,也是对日心学说的发展。 从此以后,太阳是太阳系的家长这条真理才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