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布赖恩·加斯勒(Bryan Gaensler)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相关的一篇论文被投给了《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不过我们还不能肯定,这颗中子星是如何来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这颗中子星名叫CXOU J061705.3+222127,也可以简称为J0617,似乎位于一个正在膨胀的高温气泡的外侧边缘附近,这个气泡与超新星遗迹IC443有关。据推测,J0617是在超星新爆发的同时——大约30,000年前——产生的,并以大约每小时500,000英里(800,000公里)的速度被推离了-地点。 然而,这颗中子星尾迹的指向与超新星遗迹中心的方向——也就是预期的中子星移动方向——几乎垂直。这种明显的差异之前已经给这颗超速中子星和超新星遗迹之间的关联投下了疑问。 加斯勒及其同事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J0617确实是从创造了超新星遗迹的同一场-中诞生的。首先,中子星尾迹的形状表明,它的运动速度与预言相符——比遗迹中温度高达数百万度的气体中的声速稍快一些。相反,假如这颗中子星位于遗迹的疆域之外,推算出来的速度就会相当缓慢,每小时只有20,000英里(32,000公里)。此外, 由测得的中子星温度所推算的年龄,与超新星遗迹的年龄相符。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子星尾迹的异常指向呢? 这些作者推测,也许它们的前身恒星在-之前就高速运动,因此-的地点并不是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中心。超新星遗迹中快速移动的气体也会进一步吹动中子星的尾迹偏离指向。 未来10年对J0617的观测应该能够对这种想法做出检验。 “如果中子星诞生于偏离中心的位置,如果尾迹被垂直的风吹偏了方向,那么中子星应该会几乎笔直地离开超新星遗迹的中心。现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加斯勒说。 由玛格丽特·卡罗夫斯卡(Margarita Karovska)领导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另一个小组,关注了J0617的其他一些先前没被注意到的有趣特征。在最近英国伦敦召开的中子星会议上,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发现:一条较冷的气丝,沿着中子星尾迹的长轴方向,从中子星上延伸出来。他们还发现了隐藏在中子星周围的X射线星云中的第二个点状结构。 “这个系统的许多令人困惑的观测特征,正在召唤更长久的观测,”卡罗夫斯卡说。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