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来源:spacedaily.com 2001年9月南极上空臭氧洞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保护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因为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伤害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也是导致人类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二十多年前科学家们科找到了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国际社会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淘汰这些物质,加强研究和开发替代品,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过去20年中南极臭氧洞不断扩大,于2005年达到最大值,臭氧洞覆盖面积达到24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领土面积的总和。难道这二十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在过去九年中,在南极上空臭氧洞在继续扩大的同时,地球上其他地方的臭氧层正在恢复。总体来说,这9年来,臭氧总含量至少没有减少,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趋势。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后,大气中消耗臭氧的物质含量下降造成的?或者是还有其他原因?目前还尚不清楚。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包括氯氟烃排放、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火山活动的影响以及天气动力学过程。太阳黑子活动发出的紫外线使臭氧层变厚,火山喷发释放的含硫气体使臭氧层变薄,而平流层中的冷空气既能使臭氧层变薄,也能使臭氧层变厚,这取决于纬度和海拔高度。Elizabeth Westhe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