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星辰尚未出现之前,竟会先有昼夜之分吗?」(2004年1月版,第262页) 1.《圣经》创世记第一章记载的创造程序不符合科学吗?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创世记第1章第3-4节)神首先创造光,即第一日造的,到第四日,才创造太阳(创世记第1章第16节)。有人说没有太阳,哪来的光?对,《圣经》果然不合当时的「科学」。但是,现代天文学家却清楚告诉我们:天体里有宇宙光的存在。1912年8月,美籍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教授、博士(ProfessorDr.VictorFrancisHess,1883-1964,193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维尔纳‧科赫斯特博士(Dr.WernerKolhorster,1887-1946,德国着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同乘气球升至一万三千英呎的高空,他们在不同的高度检测到不同强度的宇宙辐射线,并命名为「宇宙线」(CosmicRays)。自此以后,无数的科学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继续研究并证实了宇宙光的存在。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中存在着两种光,即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这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普通科学知识了。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University,Melbourne,Australia)着名物理学家李恒博士(Dr.HenryLi,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Instituteof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曾是中国科学泰斗钱学森教授的学生),这位光学方面的专家曾亲自告诉笔者:「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光的认识还很不清楚,非常肤浅。当我看过《圣经》,尤其是『创世记第1章』之后,我恍然大悟,心悦诚服,非常满意。因为神就是光。」 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称光为昼,暗为夜。这个非常清楚的概念就是起源于《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5节。不要以为这是一件想当然的事。请问圣严法师:我们若不称光为昼,暗为夜,那么我们应该分别称光与暗什么呢? 不但如此,神创造天地万物时的每一天,都把「光与暗,昼与夜,早晨与晚上」三对概念相提并论、相对应。第4天,当神创造日月星辰之后(第16节),我们对这三对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才完全明朗化来。请问圣严法师:如果先创造太阳的话,如何用太阳光去分开宇宙中的光与暗呢?这个问题当然应该由圣严法师来回答了。21世纪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不要说普通成年人都会明白太阳光与宇宙光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对小学生来说,都早已是科普知识了。否则的话,那就简直是幼稚到可以笑痛所有人类的肚皮了。 创世记第1章里,非常清楚地记载着神在一个星期内前6天的创造和第7天的安息,并且每一天创造后,都把「光与暗,昼与夜,早晨与晚上」三对概念相提并论,使人类能够容易明白神创造万物时,每一天的时间长度是完全一样的。不仅如此,创世记第1章第1节告诉我们:起初神创造天地。众所周知,起初,即时间;天,即空间;地,即物体。时间、空间和物体这三个物理量(PhysicalQuantity),被称为物理学的「基本量」(FundmentalQuantity),其它物理量可以从这三者导出。物理学的这三个「基本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过是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时候才被确定的。这个「起初」,在整个句子中的词意中清楚表明了,它是时间的开始,即是创造宇宙万物的起点。 神首先创造时间,并把时间概念引进了祂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使人类能够明白「光与暗,昼与夜,早晨与晚上」这三对概念在创世记第1章里上下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神是光,因为祂是光的源头。神首先用祂手中所发出的光创造宇宙(哈巴谷书第3章第4节等),就把光与暗分开了,即把圣洁与污秽的分开,把真理与邪理的分开,把正确与错谬的分开。这里所深含巨大的神学意义,岂是圣严法师的思想可企及?这可能是圣严法师永远都无法明白的真理,除非他有一天能够回转成为基督徒。 英国着名生物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哈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经过毕生的实际研究之后,宣告说,宇宙的起始有五件缺一不可的事:即时间、空间、物质、能力、运动。这也是今天科学家所一致赞同的。然而,早在近3500年前成书的《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1-2节都清楚地预先告诉我们了,请看:起初(时间)神创造天(空间)地(物质)。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能力)运行(运动)在水面上。 现代科学家又说,宇宙生成的次序有五个缺一不可的因素:即物质、黑暗、动作、光、热。创世记第1章第1-3、16节都清楚地记载了:起初神创造天地(物质)。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黑暗);神的灵运行(动作)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光)。」就有了光。(16节)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太阳-热)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这早已是科普知识了,不知圣严法师读过了吗?看清楚并明白了吗? 关键字: 圣经 天文学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