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天文台拍摄到谜之彗星彗核分裂
  • 日本天文台拍摄到谜之彗星彗核分裂
  • 世界顶级天文台有望坐落帕米尔高原
  • 世界顶级天文台有望坐落帕米尔高原
  • 波音完成地下井发射改装试验
  • 波音完成地下井发射改装试验
  • 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将赴战场
  • 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将赴战场
  • 帕洛马强档上映彗星解体影片
  • 帕洛马强档上映彗星解体影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彗星解体发射X射线

    德航天飞行中心,“雨燕”号观测小组的斯科特 波特说:“施瓦斯曼-瓦茨曼(Schwassmann-Wachmann)彗星与其他彗星不同,自1996年解体后,我们已经对近40个碎片进行跟踪。它发出的X-射线所提供信息以前一直没有揭示。”与去年美国独立日进行的“深度撞击”任务不同,“深度撞击”是人为的将坦普尔彗星一号撞击分离的。而施瓦斯曼-瓦茨曼则是自然解体的。由于它非常接近地球和太阳,现在看起来比其他的亮约20倍。 “‘雨燕’的观测结果是让人称奇的。” 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布朗说,他是提议用“雨燕”号来观测此次的彗星的科学家,“因为我们在X光线下观看彗星的,可以看到许多独具特点。‘雨燕’观测数据与其他空间站观测到的结果结合,将能得到令人瞩目的结果。”“雨燕”号的主要目的是搜寻宇宙中能量巨大的伽马射线爆,同时也覆盖X射线和紫外/可见光波段。因为它能迅速定位,所以被用来跟踪迅速移动的“施瓦斯曼-瓦茨曼3号”(Schwassmann-Wachmann3)。 “雨燕”号是第一个能同时通过X射线和紫外线的观测彗星的望远镜,一些科学家认为对彗星的一些重大理论将会被证实。 早期借助分光镜的分析结果显示,“雨燕”探测到太空中的氧和碳被证实不是来自彗星而是太阳风。科学家认为X光线是在电荷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交换过程是含有大量正离子太阳靠吸收彗星的化学物质来平衡电荷。 彗星的典型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和甲烷。电荷交换过程类似于小小的静电火花出现,只不过这里能量更大。 通过对比X射线放出能量的比例,科学家能够确定太阳风的组成,并推测彗星物质的含量。雨燕、钱德拉、XMM-牛顿和Suzaku每一项结果都提供数据来确定最终的结果。 综合这些观测结果,将最终能得到彗星通过时X射线的时间演变规律。 2003年,波特和他在利弗莫尔的戈达德试验室工作同事们已经在实验室里证实了交换定律。实验中,利用利弗莫尔的EBIT电子束离子阱,产生了各种反X射线能量的强度水平,模拟太阳风与彗星的不同情况。“我们很希望我们试验室的研究结果能与自然的现象相互印证”波特说。 1996年,现在退役的德国ROSAT任务,首次发现Hyakutake彗星发射X光线。当时的发现是出人意料的,科学家们大约花了五年的时间才给出了恰当的科学解释。现在,又过了10年,新的观测结果终于可以解释这现象了。(编译:潘嫄)    关键字: 彗星发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