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是从18世纪康德提出的星云假说开始的。根据这一理论,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还是一团弥漫的缓慢转动的气体云。由于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或邻近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波,这块气体云开始萎缩,稠密的核心变为原始太阳,周围旋转的尘粒和气体原子形成一个薄盘——原太阳星云。如同原始星系云会分裂为众多恒星一样,类似的物理过程也会将原太阳星云分裂为大量引力束缚的团块(星子),星子具有小行星的尺度,其中一部分就是今天的小行星和彗核,另一部分通过碰撞合并长大成星胚。这些星胚继续吸积周围的物质,像滚雪球一样最后变为大行星及其卫星。由于所有这些天体均由围绕原太阳旋转的薄盘内的物质组成,这就很自然地说明了它们的共面性和同向性,少数的例外(如金星的逆向自转)可以用潮汐效应等其他因素来解释。
两类行星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差异也不难理解:在靠近太阳的内区,只有难熔的岩状物能留存下来,气体和易挥发的冰类物质都跑掉了。所以类地行星质量较小,密度较高。在太阳系外区,由于温度低得不能使冰类物质融化,在那里可以形成质量较大,能保留住氢和氦等轻元素,因而形成密度也较低的类木行星。较大的类木行星和比较小的类地行星能收集到更多的星子,因而卫星较多。行星环可能是卫星形成后留下来的原始碎片,而彗星则可能是在太阳系边界处累积起来的原始物质。
红外天文卫星发现织女星周围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