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们星系中质量最大的恒星可以与100颗类似于太阳的小恒星相当。这样的怪物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在拥挤的恒星形成区中吞噬较小的原恒星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吗?一些科学家就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一项新的发现却指出,大质量恒星是在一片星际气体云的致密核心中,通过引力坍缩成长起来的,与低质量恒星的形成过程一样。 “过去,理论学家们在建立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模型时遇到了困难,在并合与吸积模型之间存在着旷日持久的争论。”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CfA)的天文学家尼莫斯·帕特尔(Nimesh Patel)说。“我们已经发现了大质量恒星周围吸积盘的一个明确例证,这支持了后一种模型,同时为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观测限制。” 帕特尔及其同事们研究了一颗大约15倍太阳质量的年轻原恒星,它位于仙王座方向,距离我们超过2,000光年。他们发现了一个扁平的物质盘围绕着这颗原恒星旋转。这个物质盘包含的气体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到8倍,向外延伸到300亿英里(480亿公里)以外——相当于冥王星轨道的8倍以外。 这个物质盘的存在,为引力坍缩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这与形成我们太阳的过程相同。一个自转的气体云收缩,变得更密集、更紧凑时,一个气体盘就形成了。物质自转的角动量迫使它变成盘状。45亿年前,我们太阳系中的大行星就是在这样一个盘中形成的。 有利于大质量吸积模型的证据是令人极为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