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造父变星和距离阶梯 玉夫座旋涡星系NGC 300中的三片区域,VLT/ISAAC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近红外J、K波段成像观测。视场中一共包含了16颗造父变星,周期从6天到83天不等。credit: ESO 点击放大 自从亨丽埃塔·勒维特(Henrietta Leavitt)在将近一百年前做出这项发现以来,造父变星已经成为经典的宇宙距离指示器。从她对银河系的近邻之一——小麦哲伦云所做的照像观测数据中,她发现这些恒星的亮度与它们的脉动周期有着紧密的关联。 这种周期-光度关系一经校准,就使得精确测量一个星系的距离成为可能,只要找出这个星系中的造父变星,并且测得它们的周期和平均星等就可以了。 尽管造父变星法无法足够深入到遥远的宇宙之中,对宇宙学参数,例如哈勃常数,进行直接地测量,但是造父变星对相对较近的可分解星系的距离测量,已经为过去类似的研究,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关于河外星系尺度的关键任务,奠定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