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星系NGC300的最精确距离测量
  • 利用掩星仔细审视冥卫一
  • 涡流星系M51中的超新星
  • 100亿光年以外的生命原料
  • SMART-1眼中的哈德利月溪
  • 银河
  • 先有阳光还是先有行星?
  • 游历
  • 隐蔽的天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恒星的对流

    值的大约三倍,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精确测量太阳中氖元素总量的尝试,总是被它古怪的本质所破坏;氖原子在可见光波段不发出任何信号。然而,在被加热到上百万度的气体之中,氖原子会在X射线波段中熠熠生辉。日食时,太阳周围的白色日冕泄露了秘密,即类似太阳的恒星被这种过热的气体包裹着。不过,太阳日冕的观测 数据是很难分析的。 为了探测氖元素的含量,德雷克和他的同事——麻省理工大学的保拉·特斯塔(Paola Testa)一起,观测了地球周围400光年以内的21颗类日恒星。这些邻近恒星和太阳应该含有大致相同的氖氧元素比。 然而,他们发现,这些邻近的恒星兄弟们所包含的平均氖元素丰度,几乎是公认的太阳数值的三倍。“要么太阳是它恒星邻域中的怪胎,要么它含有的氖元素就比我们以前所认为的更多,”特斯塔说。 这些钱德拉的结果使得天文学家们打消了顾虑,太阳模型背后的精细物理理论是可靠的。科学家们将太阳模型当做一个基础,来理解其他恒星的结构和演化,以及许多天体物理学的其他领域。 “如果德雷克和特斯塔测得的较高氖元素丰度是正确,那么这将是钱德拉和恒星发光理论的共同胜利,”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的约翰·巴考(John Bahcall)说。巴考是这一领域的一位专家,他并没有参与这项钱德拉研究。研究结果将被发表在本周的《自然(Nature)》杂志中,德雷克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NASA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负责管理钱德拉计划。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控制着钱德拉的科学和飞行操作。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