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算点,因而就有好望角东26°32这一类的表示法。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当然是可笑的。 直到十八世纪初,大部分海图的原点仍取决于绘制出版这张图的国家所定的原点。在法国,甚至在同一张地图上还会出现多种距离的比例尺,真是混乱不堪。最初的尝试 由本初子午线不统一所造成的混乱,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屡次有人试图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1634年4月,红衣主教里舍利厄在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性会议,邀请当时欧洲最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参加,目的在于确定一条为世界各国所认可的本初子午线。会议结果选中了托勒密所定的幸运岛,更严格地说来,就是加纳利群岛最西边的耶鲁岛。后人把这个起算点称为里舍利厄本初子午线。 实际上,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一半原因是出于-动机。因为本初子午线的划定,实际上是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1634年7月的一道命令中就提到:法国军舰不应该攻击任何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以及北回归线以北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舰只。意思是说,那个地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一笔交易 1767年,根据格林尼治天文台提供的观测数据绘制的英国航海历出版了。这时,英国已取代西班牙和荷兰等国,成为头号海上强国。她出版的航海历自然也广为流传,并为其他国家所仿效。这意味着格林尼治已开始成为许多海图和地图的本初子午线。 1850年,美国政府决定在航海中,要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1853年,俄国海军大臣宣布,不再使用专门为俄国制订的航海历,而代之以格林尼治为本初子午线的航海历。这些决定为后来的决定打下了一个基础。 从1870年起,各国的地理学家以及有关学科的科学家们,开始全力为全世界的经度测定寻找一个公认的国际起算点。然而,意见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取得统一的。甚至当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弗莱明提出,对世界各国来说应该有一个公共的本初子午线时,象皮阿齐这样的著名天文学家居然反问道:如果一定需要这样一个公共的原点,那为什么不选取埃及的大金字塔呢?连科学家的认识尚且如此,其他人的观点可想而知了。 1883年,在罗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考虑到,当时90%的航海家已根据格林尼治来计算经度,因而建议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会议还提出,当全世界这样做的时候,英国应该将英制改用米制。拿格林尼治作本初子午线,来交换英国改用米制,这里面似乎还有一笔交易呢!投票决定 问题直到1884年才得以最后解决。那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发起下在华盛顿召开了国际子午会议。10月23日,大会以22票赞成,1票(多米尼加)反对,2票(法国、巴西)弃权,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子午线。 这次大会的决议还详细规定,经度从本初子午线起,向东西两边计算,从0°到180°,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一建议后来为世界各国所采纳,而且,也正是今天我们用来计算经度的基本原则。 195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到东经0°20′25″的地方,但全球经度仍然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为零点来计算。现在在那里有一间专门的房间,里面妥善保存着一台子午仪。它的基座上刻着一条垂直线,那就是本初子午线。许多旅游者都要站在这间房间的门口摄影留念,日后他们会向人们夸耀道:瞧,我的两条腿分别站在东西两半球上!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