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类星体是一种新型的银河系以外的大体,它们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迄今为止,已发现了数千个类星体。 发现简史 20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射电源,即发出很强的无线电波的天体。但是,用光学望远镜观测时,有不少射电源却找不到相对应的光学可见天体。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马修斯和桑德奇利用口径5米的巨型望远镜,发现一个编号为3C48的射电源对应于一颗16等的暗星,其紫外辐射很强,光谱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发射线。两年后,在澳大利亚有人发现另一射电源3C273也对应于一颗暗星。1963年,旅美荷兰天文学家施密特拍摄了这颗恒星状天体的光谱,发现其中有4条谱线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像是氢元素光谱中的4条谱线。这一发现启发了马修斯等人,他们重新研究了3C48的光谱,证实那些莫名其妙的谱线原来也都是由熟悉的元素产生的,只是这一天体具有0.367的红移量。人们经过分析研究,判定它们不是银河系内的恒星,而是河外天体。 对于这种类似恒星而并非恒星的大体,人们称它们为类星射电源。以后,通过光学观测又发现了一些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恒星的点状像,在它们的光谱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