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s之前,星座一词已为人类所知晓。Aratus所提及之星座,完全没有近南天极上空之星体。这大概是因为这些星体,皆位于星座命名人当年所处地域的地平线之下。从这些未经测缯的天域范围,我们可以推断,当年为星座命名的人们大概都居住在北纬36°左右,即希腊以南,埃及以北的地方,亦即古巴比伦及Sumer所在。由于地球自转时的岁差现象,地球南北极与南北天极会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偏离。据推算,这片未经测缯的天域,正好处于公元前2000年的南天极之上,而这时亦正好是古巴比伦人和Sumerians所身处的年代。据此,我们大有理由相信希腊人的星座实源于古巴比伦和Sumer。有关星座的知识,后来辗转传至埃及,令当时居住在该处的一些希腊学者得以知晓。公元 150年,希腊科学家托勒玫(Ptolemy)编写了一本名为「天文学大成」(Amagest)的天文书藉,书中撮要介绍了当时希腊人的天文知识,包括列出48个星座和其内1022颗星体的名称,及对它们的光度的估计。中国的星宿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相似的星座观念。中国古代是以星宿及星官来划分,其中较重要的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国古代为了方便观测与记录日、月、五星的运动及其它特殊天象,将北天极和近头顶天空分为三个区域称为「三垣」,他们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黄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为四个星区,以动物来命名称为四象,它们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至于为何取此四种图象则众说纷云,有谓与原始部落之图腾有关,有谓代表季节,有谓古人将亮星相连想象成动物形状而以吉祥动物命名,至于四种颜色,似与古代盛行之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四象的方位古代取春分前后在初昏所见之星象为依据,此时朱雀之象在南方天空,东边为青龙,西边为白虎,北方地平附近则为玄武。由于四象各区涵盖范围太广阔,因此后来各区再细分成七宿,即为二十八宿,部分宿名系取四象之部位命名,如角、心、尾分别指龙角、龙心与龙尾。二十八宿由角宿自西向东宿名依次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每宿跨越范围不一。位于宿内的星星,就会以这宿的名字来命名,例如天蝎座的心宿二就是位于心宿内,猎户座的参宿四就位于参宿内。二十八宿的名称首见于「周礼」,而全部二十八宿的宿名则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二十八宿是经过漫长的发展才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宿名及范围经过历代多次的演变与调整,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出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有个漆箱盖上写有古代二十八宿的宿名,以此推断,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应比战国初期要早得多。现代星座的数目在南北半球上空经天文学家正式命名的星座共有88个。这是在1930年国际天文联会上确立的。这些星座的名称,包括14个人名,9种雀鸟,2种昆虫,29种水陆动物及一些神话与传说中的异兽及一些无生命物体。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星座的形状与它们的名称根本亳不相似。大概古人在为星座命名时,多倾向于用象征方法,把星座定名为一些他们所喜爱的动物或神话人物。还有,同一星座内之星体,相互之间极少有甚么关系,只是视觉上他们靠近一起,他们与我们之距离亦极不相同。星座的形状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虽然过去3000年来,这些星体都看似是固定在不变的位置上,但实际上相对于太阳,它们一直都在移动,且速度快达每秒十数公里。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太远,非有三数万年时间,我们是难以觐察到它们的位置的变化。由于这样的移动,50000年后,北斗七星之斗柄将较今天更臀曲。虽然随着时间的变迁,星座的形状会起变化,但大概我们不会因此而要更改星座的名称。四季星座另外,按照不同季节及个别星座升上中天的时刻,八十八个星座亦粗略分为四组,分别是春季星座、夏季星座、秋季星座及冬季星座。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星空的变化呢?这是因为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背对太阳那面就是我们当晚当季可见的星空。随着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逐渐改变位置,因此背景的星空也就慢慢有所变化。举个例子2月1日我们去观星,黄昏之后在西方地平在线看到的星座有宝瓶座、飞马座与双鱼座,而英仙座、白羊座、御夫座、金牛座及腊户座则高挂在中天。到五月初,我们在同一地方观星,黄昏之后在西方地平在线的星座已经变成是英仙座、金牛座及腊户座等星座,在中天的星座是巨蟹座、狮子座及长蛇座。八月初,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巨蟹座、狮子座及长蛇座已经沉到西方地平在线。在中天的星座已经换成牧夫座、北冕座、巨蛇座及武仙座。连续观察数个月后,你会发觉每隔三月,中天的星座便会移到西面的地平在线。一般而言,一个晚上可以见到三季星空,例如在仲夏的黄昏,我们可以看到春季的星座在西方的地平在线徘徊,夏季的星座则高挂在中天,天色破晓时,秋季的星空在天顶了。在八十八个星座中,我们只能够看到其中一部分,其它的一些星座是永远不会升上地平线的,要看这些星座必须去到赤道以南的地方才可以看到。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