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石炭纪(距今3.6--2.9亿年前)是地质历史上最早的世界性重要的成煤时期,也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和气候分异明显的时代。当时地球上首次出现大规模森林,不但广布于滨海低地,同时也延伸至大陆内部。石炭纪中、晚期的地壳运动使许多地区出现大型拗陷盆地,为世界规模的聚煤期提供有利的古地理条件。 北方劳亚大陆,早古生代时北美和南方冈瓦纳大陆的位置是彼此分离的,但从石炭纪到三叠纪却互相连接。根据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情况,石炭纪时北美东部与西欧之间也存在广泛的陆地联系。早石炭世末期,西欧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引起莱茵海海西地区皱起成山,而其边缘则凹陷。东欧俄罗斯板块石炭纪时海侵范围比泥盆纪时更广,当时的海岸线达到莫斯科附近。 当时,西伯利亚板块的通古斯和库兹涅茨克属于温带潮湿气候,哈萨克斯坦西部已进入干旱气候带,而再南的古地中海则已属于赤道附近的炎热潮湿气候。 南方冈瓦纳大陆,由于海西运动的加剧,普遍出现大规模的冰川,到晚期达到高峰,并且冰川活动一直延续到二叠纪。同时,冈瓦纳大陆在石炭纪晚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冈瓦纳大陆,大陆冰盖的中心大体接近古南极位置。 石炭纪是地质历史中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的时代,因此海平面升降相对频繁。伴随着海陆变迁和陆地森林植被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