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9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史密斯第一次发现降雨的酸化现象,并在1872年自编的一本名叫《大气和雨水——化学气候的开端》的书中第一次使用“酸雨”一词。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冰雨、雪、露和雾等大气降水。当时,人们还没有搞清出现酸雨的原因、酸雨的形成过程。 到了20世纪中叶,地球上出现了三大酸雨区:第一个是以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并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第二个是50年代后产生的以美国、加拿大为中心的北美酸雨区;第三个是70年代后期在中国的中、南、东部地区形成的酸雨区。 第一、二个酸雨区的面积大,酸浓度大,第三个酸雨区虽然面积小,但酸化速度快。 科学家发现这三大酸雨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或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同时,酸雨的出现与人类生存的环境遭破坏、生态恶化有关。 酸雨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使河流、湖泊的水酸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并导致死亡;使土壤酸化,土壤中有毒金属溶解后被植物吸收,扰乱了植物的代谢过程,抑制植物的生长,这些有毒物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今天,酸雨成了一个没有边界、国界的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