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转载:TAS 台湾天文网公元1853年 太平天国颁行么天历为它的革新精神表现在简单好记、整齐划一。小月三十天,大月三十一天,立春为元旦,节气在月首,中气在月中,一年长366日。但该历在与天象的符合上很粗糙。 公元1859年 李善兰与伟力亚力出版《谈天》,是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天文学纲要》的中泽本。是详细介绍当时欧洲天文学的重要译着。为近代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媒介作用。 公元1872年 法国在上海建立徐家汇观象台,1883年开始授时工作,1914年播发无线电时号;1894年日本在台北建立测候所;1898年德国在青岛成立海岸信号局,1900年改为气象天测所;1900年法国在江苏松江县建立畲山天文台。这些台站成为建立在我国的最早的近代天文学观测基地。 公元1885年 康有为着《诸天读》,书中称赞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在近代天文学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策一次把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介绍到中国,修订版中又加入张伯伦的重的星子假说和达尔文的月球起源于潮汐说,介绍了太阳系演化的新假说。 公元1911年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接管钦天监,建立中央观象台,负责编算民用历书,编译出版《观象岁书》和《观象星辰》。 公元1912年 孙中山发布改历令,使用公历(格里历)纪月、日,中华民国纪年,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