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发现年长古大而今小。 宋代编纂的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文献通考》、《通志》、《玉海》等,收有大量天象观测记录。 公元1181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六月,金国记“客星见于华盖,凡百五十有六日灭”。《金史.天文》的这条记事是仙后座超新星爆发。 公元1220年 元太祖十五年,耶律楚材进《西征庚午元历》,最早提出里差之法,是地理经度的概念。 公元1267年 元至元四年,扎马鲁丁进《万年历》,并进献出七种阿拉伯天文仪器,有浑天仪、方位仪、晷影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和星盘等。1271年建上都回回司天台,扎马鲁丁任台长。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 中国一些天文学者曾为中亚伊儿汗国编《伊儿汗天文表》效力,其中有屠密迟、李大迟、倪克孙、傅岩卿、爱薛(均为译音)等。 公元1276年 至元十三年,郭守敬等制成天文仪器十三件,其中商简仪、仰仪、高表、窥几、景符、正方案等都是重大的发明创造,新仪器装备了元大都天文台,该台遗址离今北京古观象台不远。 公元1279年 郭守敬领导了分布有27个测点的全国天文大地测量,测极高、交食时分、节气早晚、昼夜长短等内容,为编《授时历》积累了数据。 公元1276年 郭守敬等作了大量恒星位置的测量工作,部分测量结果收于明抄本《天文汇钞》的“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中。可视为郭守敬星表。 公元1280年 王恂、郭守敬、许衡等人造《授时历》,为制此历而进行了多年实测,多次应用等间距三次内插法,创招差法、弧矢割圆术等新的数学方法,摒弃上元积年,论述历理,是我国历史上报为精密的一部历法,实际行用达364年。 公元1355年 至正十五年,元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重建南宋吴山天文台。后因元末战乱未果。 藏族学者布赖、仁坎珠(公元1290~1346年)着论述天象观测的专着《贤者能喜》。 公元1364年 朱元璋称吴王,召刘基造需戊寅大统历,实系授时历改名。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