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西洋天文学史(三)
  • 西洋天文学史(二)
  • 西洋天文学史(一)
  • 中国天文学史(九)
  • 中国天文学史(八)
  • 中国天文学史(七)
  • 中国天文学史(六)
  • 中国天文学史(五)
  • 中国天文学史(四)
  • 西洋天文学史(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中国天文学史(三)

    五星会合周期也非常准确。公元645年因出现连续四个大月又改回到平朔法。  公元633年前后 唐李淳风造出浑天黄道仪,由于增加黄道与白道环,成为空前复杂的浑仪。  李淳风制《麟德历》,着《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是后世撰写天文志的模板。他撰写一部天文星占名著《乙巳占》,将星占与唐代政区划分联系系起来。  唐代留传至今的珍贵星图有两卷,一卷现藏英国图书馆(S3326号),另一卷在敦煌文化馆(写经类58号)。前者按月分画十二份横图和一幅拱极图,后者是紫微垣图。两图均以三种颜色区分三家星,受陈卓星官体系的影响。  唐王希明(号丹元子)作步天歌,是一首认星诗歌,不仅为灵台观测人员使用,也流传民间,在古代天文普及上起了重要作用。步天歌的重要性在于建立了历史上策三个系统的星官体系,以三垣二十八宿的划分为特点,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星官体系。  公元641年 唐太宗应允宗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此举也促进了西藏天文历法的交流。  公元723年 一行造黄道游仪,作了大量恒星的测量,可以看出因岁差影响与前人测量结果的不同。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