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bsp;公元前24世纪至前20世纪 进入观象授时时代。《尚书.尧便》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第三组岩画有银河和鸟星。 公元前20世纪 有专门观测大火的官员,用火的位置决定季节。《左传。襄公九年》有“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公元前20世纪至前17世纪 相传为物候天象历时代,《夏小正》写成于西周或春秋时期,据说所记为夏代历法。其中按月记有中星,斗柄指向和物候。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十月太阳历。 公元前17世纪 以北斗斗柄指向决定季节,《鸱冠子》记有:“斗栖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已注意观测日食,并将日食看成与王事有关的天象。《尚书.胤征》篇记羲和沉缅于酒不知日食发生,成为最早被杀的天文官。有人推算此次日后在公元前2137年。 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 甲骨文记事的卜辞有许多关于日食的内容。早在武丁时期就有“贞︰日有食?”卜辞,有一条卜辞是:“壬子卜,贞:日韶于甲寅?”问两天后会不会日食?反映有预测日食的要求。 公元前11世纪 已有多次记录月食,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月食记事,反映殷商时代用异常天象占卜。除日月食外,还有关于新星、行星、彗星的卜辞。 已使用过阴阳历,平年有12个太阴月,闰年年终加13月为闰月。甲骨文中十三月的卜辞证明使用过年终置闰方法;殷代后期可能已经有了几个特定节气的知识,发现月份与他们掌握的节气不合时,临时加入闰月,有了不规则年中置闰法。甲骨卜辞中“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多八月”的“冬”、“多”都是“终”,即“后”,是“闰”之意。 殷代已使用干支记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成六十进制的连续记日法;每日的白天称日,夜称夕,白昼又分成旦、朝、食、咩、昃、小采、昏等七段。 公元前8世纪 每月按月相至少分为上半月与下半月。西周金文中分别用既生霸、既死霸称呼,周王有告朔的祭祀,在朔日举行《诗经》有“朔日辛卯”句,证明当时已能确定朔日。 西周时代已使用圭表,《周礼.春官》有“土圭,….以致四时日月”。《诗经》有记公刘“既景乃冈”,即用立表测影法定疆界。 西周豳地使用的历法基本上与《夏小正》所记历法相同,《诗.豳风.七月》所记天象与物候与《夏小正》较一致。 西周时代已使用漏壶计量时间,《周礼.夏官》记“挈壶氏….悬壶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他“掌挈壶以令军井”。《诗经》有说织女星“终日七襄”诗句,星在地平上七个时辰是使用十二辰记时的反映。 西周时期有最早的日期确切的日食记录,《诗.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诗.柏舟》“日居月诸,胡选而微”都是有关日食的诗句。日食是古时用于星占的最受注意的天象。 西周末,星占已有程序,《周礼》记保章氏职责“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古凶”。出现将于象抽象成卦数的周易八卦,阳爻表示日月星涵3,阴爻表示水陆涵 2,三阳爻干卦三涵3.3为9,三阴爻坤卦涵2.3,用以占筮。 西周末出现周天分十二次,用以计年,周天分二十八宿,用以决定日月五是之位置。《周礼.春官》记“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西周时代天文知识有一种民间相互传习的普及教育,观象授时在民间广泛应用。《诗.定之方中》有“定之看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是工匠建房季节的选择和测日影定方向的方法﹔《诗.渐渐之石》有“月离于毕,彼滂沱矣”,是戍边士卒看雨季的方法。其它例子还有很多。 西周时代记录了金星,《诗经》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句;当时还将黄赤道带一周天星空分成四维,分别用龙、虎、朱雀、玄武四象表示。《诗经》中有龙旗、旐(龟蛇即玄武)、商(朱雀及隼)等仪仗。 公元前720年至前481年 鲁隐公三年至鲁哀公十四年,《春秋》中记日食37次,据研究其中32次是可靠的。《春秋》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的时候,天就会用日食或其它异常天象以及灾害谴告,天象纳入天人体系,天象观测纳入-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天象观测纳入五行体系。岁星(木星),东方、苍龙、青白等属木;荧惑(火星)、南方、朱雀,红色等属火;镇星(土星)、中央、黄龙、-属土;太白(金星)、西方、白虎、白色属金;辰星(水星)、北方、玄武、黑色属水,建立了中国星占星体系,极为重视异常天象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公元前687年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春秋》的这条记事是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44年 鲁僖公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是最早的陨石记录,记有时间、地点、数量、性质。 公元前613年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见于《左传.鲁文公十四年》,所记的是哈雷彗星,是关于该彗是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433年 二十八宿和四象的配合已是常识。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只漆箱,箱盖上中为斗字,斗周围是二十八宿名称,再向外一侧为青龙,另一侧为白虎。已位于用具装饰。 公元前350年 齐国甘德着《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石申着《天文》八卷,原书已佚,但其中有的内容为后人所引用。由引文看。他们发现了金星和火星有逆行;石申还编制了一百多颗星的赤道坐标的星表。《开元占经》中就有许多引文。 春秋时期使用过古四分历,公元前655年至前522年的133年中,设置过49个闰月,可知当时采用19年7闰法。其年长以365.25日计算,可算出朔望月长为29又499/900日,由于它比平均朔望月29.5日大,就会出现连大月。这一点已为《春秋》、《左传》记载证实。 公元前480年 经过测量定冬至点在牵牛初度、立春在营室五度。战国时期实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历名托古。各历的岁首与冬至日之间的日数互有区别: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岁首的称“周正”,冬至后一个月为岁首的称“殷正”,冬至后两个月为岁首的称“夏正”。其年长均为365.25日。 战国时尸佼(约公元前390~前330年)的“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含朴素的地动说,用相对转动解释周日视运动,并提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公元前239年 《吕氏春秋》一书写成,其中《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中与五适相遇的天象,气象、物象,由此而定“政令之所行”,是春秋战国时代天命观的集成,并以《月令》收入儒家经典《礼记》。该书中列出后世通用的二十八宿名称。 《舜书》所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话,千古两解,莫衷一是。有认为璇玑玉衡指北斗星名的,有认为指战国或战国以前出现的初始浑仪的。由于魏国石申记有一百多颗星的位置,是当时有某种赤道式测角仪器的证据,所以璇玑玉衡为浑仪前身是有可能的。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了灵渠。工程中使用了原始经纬仪—石制水准方位仪。实物遗存于今广西兴安县。该仪器可用基准方位控制筑坝走向;可放置水准控制坝体高度。它是我国最早的工程实用天文测量仪。 公元前165年 我国天文学家就发明并使用了一种五星候占仪,实物遗存可在安徽博物馆见到,是在安徽阜阳出土的。它由两盘构成,上盘边缘的小坑中可报置不同颜色的球或棍表示行星,按下盘所示二十八宿刻度放置好后,便可显示五星动态,并可取得数值结果。它是浑象出现前演示、计算行星运行和作占的仪器。 公元前168年 我国已将彗星按彗头,彗尾的形态予以分类,并分别命名。实物遗存见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彗星图。图中绘有29种彗星形态,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形态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帛书,记有木、土、金三大行星七十年间的位置,时间从公元前246~公元前177年,会合周期准确。反映出当时有比较准确的赤道式测角仪器,并将测量结果演示于五星候占仪上。 公元前193年 汉惠帝二年有“天开东北,广十余丈。”的极光记事,载于《汉书.天文志》。 公元前二世纪 司马迁总结汉代以前的天文学成就,写成《史记.天官书》。前者建立了由五官二十八宿组成的我国第一个完整的星官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司马氏星占体系;后者是历法史和历法。开创了天文学写入国史的先河。 公元前130年 《淮南子.天文训》写成。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就见于该书,书中还提出宇宙生于混沌“太始”,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凝而为地。 公元前二世纪 《周髀算经》成为学习天文数学的名著,该书有些部份写成于秦汉以前,到汉代成为盖天说的代表作,并对盖天说作了数量计算。书中还有分数、等差级数的算法和勾股定理。 汉初沿用秦代使用的《颛顼历》,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元光历谱(公元前 134年)提供了证据。 公元前134年 汉武帝元光六年客星见于房,是世界上第一个有确切时间和位置的新星记录,载于《汉书.天文志》。伊巴谷在西方也观测了它,但见星时间及位置记录不详。 公元前104年前后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诏改历,实际颁用的是由唐都、邓平、落下闳等人创编的《太初历》。该历定回归年长365又385/1539日,朔望月长29又43/81日,是我国第一部体例为后世所宗的完整的历法。 参加太初历实测工作的落下闳制成浑仪,是我国文字记载由最早提到的浑仪。《史记索隐》引《益部耆旧传》有落下闳“于地中转浑天”的但载。它可能是由璇玑发展成的测量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 两汉时期制成了可以演示天象并配合浑仪用于观测的新仪器—浑象,制作人是大司农耿寿昌。杨雄的《法言.重黎》中有“或问浑天,日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西汉时期使用漏壶计时,现存有两汉漏壶三件。西汉末年,桓谭发现温度变化影响刻壶的准确性。在《桓子新论》中提出用晷影、中星校准漏壶的措施。 西汉末刘歆着《三统历谱》,据《汉书.律历志》,它的内容有造历理论、节气,朔望、月食、五星、二十八宿入宿度等;刘歆用五行理论使星占系统化,提出异常天象均应入占,更加重视特殊天象记事。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