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空客A380今环球试飞 22日将首飞中国
  • 美国举行从太空看地球卫星图片展
  • 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向民用开放
  • 北师大教授18日下午北京天文馆开讲超新星
  • 中国版月球车首次公开亮相
  • 天象:14日用望远镜可观测7号小行星冲日
  • 天文专家:观看流星目视观测是最好的方法
  • 被咬了的婚神星
  • 太空巨镜给火星取暖 制造第二个地球
  • 俄罗斯成功发射一颗阿拉伯通信卫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机遇号将探秘维多利亚火星坑 可能一去无回

    石坑的路线。

      “机遇”号已完成了梅里迪亚尼平原其它几处陨石坑的探索。实际上,2004年1月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后,“机遇”号就曾暂避于一个陨石坑当中。不过维多利亚陨石坑对“机遇”号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困难程度肯定超过以往几次。斯奎尔斯教授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你必须意识到它对于像‘机遇’号这样小的探测器而言是个相对大的陨石坑。‘机遇’号迄今探测过的最大的陨石坑是直径150米的耐力陨石坑。而维多利亚陨石坑的直径是耐力陨石坑的六倍,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英国米林基那斯开放大学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斯奎尔斯对此解释说:“我们发现了进入维多利亚陨石坑的通道,但迄今尚未发现离开大坑的路线。如今情况已表明,同向上坡爬行相比,探测器更善于向下坡方向行驶。在我们未发现出路之前或我们确信那里可能没有出路之前,我们不会贸然让‘机遇’号进入这个陨石坑。换言之,我们只有在清楚后果的情况下才会行动。即使我们未发现逃生路线,我们也有可能让‘机遇’号冒一下险,因为维多利亚陨石坑颇具研究价值。”斯奎尔斯预计将在开放大学发表演讲。

      取回火星岩石样本是未来工作重点

      维多利亚陨石坑四周是岩石层暴露在外的堵堵高墙,这种地质特点可能会为揭示火星地质历史状况提供新的重要信息。斯奎尔斯说:“维多利亚陨石坑将向我们提供需多重要信息,它要比我们此前探索过的陨石坑深几倍,因此,我们能得到更久远的地质记录。另外,维多利亚陨石坑的坑边有许多‘机遇’号可进行地质勘测的点,在这些点,我们不仅能研究火星地质状况的垂直变化,还可了解它的水平变化,而这一点是我们以前从未有机会尝试的。”

      如此一来,科学家就可以分析某组岩石构造特征,例如,它可以提供有关远古火星沙丘广度和形状的信息。作为负责这两个火星探测器的首席科学家,斯奎尔斯表示,“机遇”号已开始以顺时针方向绕这个800米宽的碗状陨石坑移动一周,仔细探测这里的地质状况。

      斯奎尔斯教授在采访中还谈到了美宇航局对火星的未来探索计划。除了对其表面进行探测外,将火星岩石样本带回地球将是科学家未来优先考虑的探测任务。他说:“我认为将火星岩石样本带回地球尤为重要。我可是机器人探索的忠实拥趸,我自己就在从事这种工作。但最尖端的科学仪器总存在于地球的实验室中。从火星取样就如同上帝不断送给我们的礼物。”

      “如果样本取回后你没有把它们全部用完,那么你可以将它们保存起来,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新一代科学家将成长起来,新一代科学仪器也将研究出来,届时,他们就可以使用当时最尖端的科学仪器对这些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我们现如今就在使用最新科学仪器对阿波罗时期从月球带回的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众多颇具价值的信息。”斯奎尔斯教授说,这可能对解答火星上是否曾经有过生命,以及过去火星岩石构成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

      探测器随时都有可能停止运行

      自2004年1月开始,“机遇”号一直在火星的梅里迪亚尼平原上进行探索。而其孪生探测器“勇气”号则仍在火星的另一侧探索古谢夫陨石坑(Gusev Crater)。“勇气”号和“机遇”号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但如今已在火星上漫游了近三年时间。斯奎尔斯教授表示,他本人目前尚不清楚两个探测器何时停止运行。他说:“也许是未来两年,也许是明天。”

      两个探测器虽已出现零部件磨损的迹象,但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迄今为止,“机遇”号已完成对火星表面9公里的探测任务,勘测了火星岩石结构,并对火星环境实施研究。它已发现了有关数百万年前火星表面有浅水流过的可靠证据。7日,斯奎尔斯教授在米林基那斯开放大学的地球、行星、空间与天文研究中心(Cepsar)发表了演讲。另外,他还于8日在英国地质学会举办的2006年威廉·史密斯大会(William Smith Meeting 2006)上做了重要报告。(杨孝文)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