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航1号:大学生研制火箭一飞冲天
  • 俄总理访华磋商联合登月计划
  • 研究显示太阳诞生时有数千姐妹相伴
  •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发射台
  • 北京一中学生名字永久刻上小行星
  • 我国开建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导航系统
  • 美专家研制10万公里太空梯 2031年将成现实
  • 卡西尼号任务延长2年 最终可能撞向土星
  • 2.16米天文望远镜折轴系统的诞生
  • 周围没有恒星的行星双胞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北航14名本科生独立设计出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由大学本科生独立设计并成功发射火箭,这在我国还是头一次。 

      “‘北航一号’不是玩具,而是‘真’火箭” 

      作为此次火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朱浩这样介绍他们一年来的心血:“‘北航一号’可不是玩具,它是一枚真正的火箭。” 

      “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全长2.5米,重95公斤,有效载荷质量10公斤,火箭的六大系统一样不少。 

      “‘北航一号’的升空高度达到9800米,落点和原来预算的差不多。火箭的六大系统中,有4个测试成功,1个没有测试到,遗憾的是,回收装置最后没能打开。不过,总体来说火箭发射取得了成功。”朱浩说。 

      探空火箭是在高空进行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火箭。据介绍,“北航一号”探空火箭主要用于大气参数的测量。有专家评价说,它的潜在应用价值很大,尤其是为廉价火箭的发展探到了新路子。 

      “造一枚‘真’火箭,不容易” 

      “别看我们都是宇航学专业的,但要造出一枚真正的火箭,还真不容易。”朱浩接受采访时说。 

      2005年11月,朱浩取得了保送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他和几个同学开始构想从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北航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飙的脑子里,也在盘算着学生培养的新方式,“最好做一个航天项目,让学生能用到所学的相关知识”。 

      很快,朱浩和几个同学从蔡老师那里接过了研制探空火箭的项目。由12个素质好又学有余力的同学组成的团队,按照火箭研制的分工,开始了工作。后来,又有两位同学加入进来。 

      “最难的是开头。”朱浩说,“光搞清楚从哪下手,就折腾了一个月。”他们无数次地向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请教,方案一次次被否定,问题一个个被解决,“动力先行,最后终于决定,先从发动机入手”。 

      “没想到简单的原理实践起来会这么难。”参加火箭项目的王文龙告诉记者,以前虽然学过火箭发动机、流体力学等专业课程,但实际设计则需要掌握大量书本上没有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光是发动机组的电脑设计图就在老师和专家指点下,先后修改了5次。 

      “像真正的航天人一样工作” 

      设计火箭这样的高难度项目,其中的复杂性无法预料。“北航一号”项目刚刚启动,整个团队就陷入了困境――由于对各个环节估计不足,日程安排不合理,项目进展缓慢。 

      “一次,我的工作没能按时完成,就把责任推给了同学张凌燕,说是因为他的数据没给我,导致工作没法进行下去。”负责设计火箭控制部分的周军华回忆说,张凌燕因此感到特别委屈,“我们俩闹得很不愉快”。 

      团队在慢慢磨合。3个相关的研究小组搬到了一个办公室,使得沟通更加方便。周军华和张凌燕则用一顿饭化解了两个人之间的“干戈”。 

      说起做项目的那些日夜,负责火箭发动机部分的薛松柏说,“从没遭过那么多罪。” 

      暑假里,保送了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没有宿舍住,就在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打起了地铺。燥热难耐不说,还得忍受各种蚊虫叮咬。为了赶进度,他们常常要通宵在电脑前进行各种仿真模拟试验,熬到实在睁不开眼了,才蜷在地铺上沉沉睡去。 

      作为指导老师的蔡国飙对他们很满意。他说,这些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相学习。朱浩则自豪地说,“我们像真正的航天人一样工作。” 

      总装前火箭却出了问题 

      火箭发射前,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紧张。但最紧张的恐怕还是箭体结构设计组的张凌燕。10天前,就在动身去呼和浩特市进行全箭试总装的前一天,火箭在试滑时,发生了箭体上架后晃动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火箭的成功发射。 

      同学们立即商议解决办法。张凌燕连夜赶制,终于在凌晨2点多,拿出了两套新的方案。 

      早上6点,张凌燕抓起图纸,直奔位于大兴的零件加工厂。8个小时后,他背着刚刚赶制出来的零件,出现在火车站,汗湿的手心攥着晚上9点去往呼和浩特的车票。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整天没有吃饭了。 

      火车上他终于睡了个安稳觉,“问题解决了,明天睁开眼睛,就可以与同学们会师了”。 

      实践需要合适的平台 

      项目做成后,朱浩有了更多的自信,他说,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大学生们不是不想干,而是苦于没有发挥的平台。 

      同学们都说,“北航一号”探空火箭上天,需要感谢很多人。“学校、航天科研院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我们可以说是一路绿灯。” 

      对于“北航一号”的研制,北航方面除了为学生提供必备场地、经费等,还特别成立了一个7人指导小组,其中包括3名老教授。一些老师也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学生联系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零件加工厂。 

      据了解,北航将把2005年启动的学生探空火箭项目作为一个系列,继续下去。接下来,还将有“北航二号”、“北航三号”…… 

      朱浩目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他对自己的未来很肯定,“将来一定会从事航天工作。”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