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将于2007年发射探月飞船
  • 美孪生太阳探测飞船发射升空
  • 俄航天局官员称俄罗斯有能力抗击小行星撞击
  • 海盗号探测器存设计缺陷可能错过火星生命
  • 美国宇航局25日发射二枚太阳探测器
  • 美国宇航局寻求志愿者在床上呆三周
  • 实践六号02组运载火箭残片坠落安康市
  • 中国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发射成功
  • 勇气号探测器迎来第1000个火星日
  • 嫦娥一号明年4月升空 四地射电望远镜参观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中国登月计划浮出水面 15年后将建月球基地

    角逐。

      在此之后,中国将进行就是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在这个阶段中,空间机器人将会充当主要角色,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为了尽快实施机器人登月计划,国家早已经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并且空间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入研制程序。

      有专家认为,在太空,宇航员是极其昂贵的资源,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机器人代替宇航员的某些工作将更加安全、经济。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在这一期工程中,中国将如何载人登月呢?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低调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至今也没有公布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或者设想,也就是说目前外界所传言的“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证实。

      国内航天界的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政府一向行动稳妥。实施登月计划时政府方面也同样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作为我国整个登月工程的前奏,我国谨慎地启动了探月工程的“绕”计划。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载人登月以前,实施针对月球的前期探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中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只有单程票,我们现在没有能力保证能回来。”欧阳自远因此认为中国的探月计划必须经历不载人时期的三个阶段,然后才能考虑载人登月,这也是绝对保障登月宇航员的需要。

      事实上,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一点对美国来说也是如此。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一点毁于灾难。最惊人的是,当宇航员结束2小时的月球行走之后,竟然发现登月舱引擎开关损坏。原来,在狭小的登月舱里,宇航服刮断了启动引擎的极为关键的一个电路开关。如果没有开关,他们就今永远留在月球上。

      另一份保存了30多年的机密文件显示,当时尼克松总统对宇航员可能被困月球的情况非常担心,并曾准备了一份备用演讲稿,其中称:“命运注定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永远安息在月球上。”

      尼克松总统的这一“备用悼文”差点成为现实。万幸的是,宇航员用圆珠笔成功化解危机,最终逃过了劫难。“探索”频道2006年3月31日播出的最新纪录片《第一次登月》首次披露了这一惊人内幕。

      国内航天专家表示,要想载人登月,并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宇航员必须尽早进行相关的适应训练。据悉,美国为了准备2018年的登月计划,美国的登月宇航员已经在海水下一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罐状体中忙于训练。

      然而,在2006年7月16到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在报告中透露,中国的航天员正进行针对神舟七号出舱任务的训练,目前并没有登月人员的培养。不过,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外界并不知晓。

      白皮书密码 

      虽然政府方面在载人登月方面刻意保持了低调,但是有国内航天航空界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如果在发射月球卫星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何时载人登月,剩下的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外界观察人士看来,实际上中国登月的步伐在一步步走近。

      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置于重要地位。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二○○六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11月22日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后,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从这份白皮书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时间内,探索外层空间将会成为中国航天计划的重要内容,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是被作为重中之重。此外,报告上的信息显示,为了加快探索步伐,并寻找资金或者技术方面的支持,将来中国在探月项目上寻求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铁板钉钉”。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报告的解读上看来,载人登月计划显然已经被纳入了中国政府的视野。

      2024年,中国载人登月?

      近几年西方媒体对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关注也在不断升温。

      “虽然现在谈论太空站和星际旅行对相对贫穷的中国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中国人通常志向远大,或许下一个漫步月球的将是中国人。”英国《经济学家》在2002年4月11日的一篇报道中称。

      英国航天专家菲力普·克拉克认为,中国提议研制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能把70多吨重的物品送入太空,而研制具有如此强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的理由只有一个:为载人登月计划做准备。

      “中国将在2024年把人送上月球。”2006年6月路透社等外国媒体更是对中国的登月时间更是做出了非常肯定的报道,据悉西方媒体报道的依据是香港《文汇报》的一条消息:2024年的“嫦娥四期”工程,中国航天员将可能执行登月任务。这个消息一出在国内一下子引起了巨大反响。

      中国官方对这种声音未置可否,倒是国内航空航天界的一些专家认为西方媒体的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预测”,有炒作的嫌疑。一位中国航天专家指出,这种炒作反映出西方对中国航天迅速发展的矛盾心态,一个方面既有特殊兴趣,同时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心。

      路还有多远

      “中国人用自己的飞船实现了飞天的愿望,但离踏上月球这一步,还很遥远,还有很多‘艰难的台阶’要上。”欧阳自远说。

      根据航天专家的说法,中国实现载人登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同时具备载人航天能力和月球探测能力。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载人航天的能力,月球的探测计划也正在实施过程中。

      如果中国前三期非载人探月计划都获得了成功,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的宇航员可以顺利登上月球呢?

      “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欧阳自远说。让登月飞船能往返将近80万公里,中国必须研制出大推力、能多次点火的运载火箭,因为登月飞船要携带足够的燃料和较大型的科研工具。而中国目前的火箭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载人登月计划的要求。只有当新一代火箭研制成功以后,中国的登月梦想无疑才会更加接近,但是这需要时间和技术的考验。

      中国将来的载人登月发射基地也是问题。“卫星发射基地最理想的场所是海上或者海边,在运输和安全方面都有优势,现在西方的几个大国卫星发射基地大多数都临海,俄罗斯是没有办法才放在西伯利亚荒无人烟的地方。中国现在的三个发射场,都是特殊年代适应冷战需要和安全保密的产物。将来火箭大了,现有的三个发射场包括西昌在内在运输和发射安全方面都不能满足需要。”欧阳自远认为,中国将来载人登月必须在海南岛建一个新的发射场。但是,这个设想要变成现实需要很长的时间。

      此外,表示中国的登月宇航服也是一个问题,月面上温差达到300多摄氏度,辐射性极强,这对宇航服有着极高的要求,现在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员所穿的宇航服根本就满足不了月面上的要求。欧阳自远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登月宇航员根本就不能在月球上生存。”

      未来图景

      中国启动的探月工程也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兴趣。尽管中国官方目前所公布的只是一个初步探月计划,但还是有人将它和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产生一些丰富的联想。

      在互联网上,不时就可以发现有关中国载人登月方面的科幻作品出现。有网友曾做出了如下生动的描述:“二十年后,我们大家坐着‘快船’型宇宙飞船来到了月球基地……由于在月球上的引力比在地球上的引力小很多,我们在植物园里见到了西瓜般大小的西红柿,微型轿车般大小的西瓜,棒球棍长短的黄瓜,一粒粒如足球大小的葡萄……”

      月球基地的设想并不是空穴来风。欧阳自远预测,人类将在2020至2030年间在月球上建立一批月球基地,从而使月地旅行和月球实验成为可能。欧阳自远说,中国的整个月球探测大概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个叫探月阶段,或者说不载人阶段;第二个是载人登月阶段;第三个是驻月阶段,即建立月球基地,长期进驻的阶段,欧阳自远断言,在未来15年至20年内,中国将会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