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返回地球
  • 美国2008年将发射探测器撞击月球南极
  • 俄明年发射太空望远镜寻找外星生命
  • 老红军:接过长征旗走好航天路
  • 欧洲首颗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即将升空
  •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受伤
  • 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发回木星照片
  • 哈勃太空望远镜又出故障 主照相仪意外关闭
  • 10月8日晚可观测天龙座流星雨
  • 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温度极高的太阳系外行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十月天象:天龙座流星雨将迎来极盛

    P>  每年10月6日~10月10日期间是天龙座流星群的活跃期,今年10月8日22时30分和9日6时20分流星雨极盛。天龙座流星雨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262°(17时28分)、赤纬+54°。天龙座流星群的轨道与彗星贾科比尼-津纳的轨道相同。因此,天龙座流星群被认为是贾科比尼-津纳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粒子。天龙座流星群又是也被称为贾科比尼流星群。其每小时天顶流量ZHR有6~7年的周期性,最大时曾经达到上千颗之多。不过今年10月8日恰逢农历十七, 一轮满月高悬夜空,月光干扰十分强烈,很不利于流星观测。 

      1933年10月9日和1946年10月9日,天龙座流星雨出现两次特大爆发,成为二十世纪最灿烂的流星雨,它由此挤进了著名流星雨的行列。天龙座流星雨上一次大爆发是在1998年。这年10月8日晚上,我国和日本的天文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观察到天龙座流星雨的大爆发,每小时流星雨高达700颗。 

      10月17日 土星、轩辕十四与残月争辉 

      10月17日黎明前的夜空中在东边地平线不高处可以看见一幕土星(亮度为0.6等)、亮星狮子座α(亮度为1.35等)与一弯残月(月龄为24.3)交相辉映的动人天象。时须不居,盛景难再,不久月亮东移,这难得一见的星月争辉的美景就与时而逝了。 

      10月17日 水星东大距 

      水星在太阳周围运行,当它运行在太阳东侧、角距最大时叫做东大距。东大距前后,当太阳西沉没入地平线时,水星则出现在夕阳的余晖中,这时称为昏星。10月17日水星东大距的角距达25度。不过由于水星赤纬低于太阳赤纬,因此黄昏时的水星的地平高度很低,还不到10度。受西地平线附近树木、景物的遮挡,难以观测到水星。爱好天文的公众应该选择西地平线附近比较空旷的场所去观测。何时观看水星最佳?专家认为在日落后25分钟至55分钟观看最佳。 

      10月21日 猎户座流星雨极盛 

      10月2日~11月7日是猎户座流星雨的活跃期,10月21日23时该流星雨达到极盛。其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达23。该流星雨辐射点的赤道坐标为赤经95°(6时20分)、赤纬+16°,位于猎户座北端。10月21日正值农历八月三十, 月亮不影响对流星雨的观测,是难得的观测时机,午夜开始适于观测。10月17日~18日的次极盛也值得留意监测。 

      据了解,猎户座流星雨的母体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它75年到76年环绕太阳运行一周,2061年将再次回归。每年5月和10月,地球两次穿过哈雷彗星的轨道,与这些尘粒相撞,便形成了宝瓶座流星雨和猎户座流星雨。21日它的极大流量将达到23颗。虽然数量不多,但有心的观察者仍可以肉眼捕捉到它的身影。 

      金秋十月之节气 

      10月8日18时21分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介绍,“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地面露水渐重,快要凝结成霜了。民谚中也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的白茫茫转为金秋透着几分寒意的“白露欲霜”。万物随着寒气增长,也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寒露时节还有一个代表性的花卉为菊花,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在金秋时节登高山、赏菊花的传统。 

      10月23日21时26分为霜降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10°。霜降是真正的“白露为霜”的开始,此时草叶花朵之上的晶莹露珠逐渐消失了身影。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从表面的意思看,霜降是渐冷、开始降霜。确切地说,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近地面空中的水汽在地面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疏松的冰晶。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在本月末 还有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九九重阳节。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