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亚特兰蒂斯号发射计划延后 可能推迟8天以上
  • 七夕今年二度来临 今晚上演木星合月
  • 中国航天成立软件研发中心
  • 欧洲航天局探测器9月3日将撞月自绝
  • 火星有生命?美发现许多微型隧道
  • 欧洲月球探测器将撞击月球
  • 8月30日七夕将上演木星会明月浪漫天象
  • 云南巨型射电望远镜试运行 担当探月千里眼
  • 俄罗斯称2015年起建造轨道站取代国际空间站
  • 黑洞可阻止宇宙中新星诞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生物大灭绝:银河系官司缠身

    能性减低为零。

      灾难可能性

      天文上,历时超过两秒的伽玛暴被称为长伽玛暴。盖瑞斯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假如超新星磁极发出的历时10秒的伽玛暴刚好照射到了地球,则全球同温层的臭氧会减少35%,有些高度达到55%,而且这种减少至少在五年中不会得到恢复。这时,地面上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将达到正常情况下的三倍,从而很可能引起广泛的生物灭绝。

      但另一方面,雨燕号升空一年多来对伽玛暴的观测似乎在暗示,这种事件几乎不能发生在地球上。因为,雨燕号观测到的长伽玛射线主要来自低金属性的星系,银河系不在此列。

      天文学家通常将氢、氦、锂之外的元素都称为金属元素,而恒星或星系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就是它们的金属性。

      “我不知道金属性如何起作用,但我们的观测的确表明了伽玛暴与金属性之间的联系。”盖瑞斯在会后说。由于银河系的金属性大大高于这些发生长伽玛暴的星系,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安全的信号。

      “雨燕号的观测影响了所有在伽玛暴领域工作的人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天文学家克里斯托夫?斯塔奈克(Krzysztof Stanek)在7月24日说,“比如,现在有多得多的伽玛暴被很好地确定了位置。”

      三个月前,斯塔奈克及其同事曾发表论文称,他们对四个长伽马暴的研究表明,这些伽玛暴都发生在低金属性的星系中,而这样的伽玛暴发生在银河系中的概率还不到0.15%。

      “至少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银河系中的金属太丰富了,以致无法产生长伽玛暴。”斯塔奈克在论文中写道。

      针锋相对的观点

      对于斯塔奈克等人的乐观看法,麦乐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对方忽视一些重要的事实。“是的,我仍然认为奥陶纪的生物大灭绝可能是由伽玛暴造成的。”麦乐7月21日在一封邮件中表示。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严重程度排行第三的大灭绝。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5亿年前,最近的一次在6500万年前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

      麦乐认为,斯塔奈克等人忽视了银河系恒星的异质性。银河系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总是在与金属性低的小星系碰撞、合并。“我们星系中到处都是低金属性的恒星,有的只有1亿岁,它们很可能就是合并后留下的。”麦乐说。并且,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处可能的伽玛暴遗迹。

      麦乐同时还说,目前,天文学家在地球附近未发现有可能在银河系中产生伽玛暴的天体。“伽玛暴在我们星系中发生的几率可能是10万年一次。假如斯塔奈克等人是对的,这个几率还会小得多。”他说。

      “然而,由于伽玛暴对地球的影响与它们的强度不怎么相称,所以我们并不能说,地球遭受伽玛暴灾难的几率就相应地减小了。”麦乐说。

      “麦乐博士的反驳表面上看来正确,但他其实没有抓住我们论文的关键。”斯塔奈克说,“假若他所说的能让银河系产生伽玛暴的任何一点是重要的,那我们早就该在其他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中观测到伽玛暴了。但我们没有看到,其他人在更多的样本中同样没有看到。”

      从根本上说,如果一颗大质量恒星的金属性高,那么它的星风就会带走角动量,从而使得恒星在自身坍缩时自转较慢,这样一来就不会产生伽玛暴。斯塔奈克认为,金属性与伽玛暴关联的原因就体现在这里:低金属性的恒星在演化过程中能够保持高速自转。

      “实际的解释要更为复杂一些,但这就是基本思想。”斯塔奈克说。

      半个多世纪前,物理学家费米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发现,从理论上说,我们的星系中应该存在许许多多的文明,并且其中的一些文明应该已经分布得很广。但是,为什么我们从未发现过其他文明的存在呢?伽玛暴为费米疑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那些文明发展出星际旅行技术之前,伽玛暴就已经把他们毁灭了。

      那么,这种场景真的发生过吗?伽玛暴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吗?各执一词的天文学家在今天还没有准备好他们的答案。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