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双星抱月 10月17日黎明前的奇观
  • 11月18日:难得观测著名狮子座流星雨
  • 专家称 月底巨型彗星撞地球消息纯系传言
  • 两次大冲撞解释金星为什么没有卫星
  • 五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长征连续48次发射成功 空间技术三大跨越
  • 嫦娥一号将播放梁祝 30首播放曲目选定
  • 宇航服一件八千万元 神七不会有女宇航员
  • 天上又多一颗中国星 彭桓武星正式命名
  • 我国未来夸父计划将遣双卫星全天候观测极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美国低成本火箭发射失败 廉价太空游遭挫败<%=id%>

    hspace=0

    美国太空港发射平台上一枚带有货物的火箭

      报道:当地时间9月25日,一枚商业火箭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发射场发射升空,但据发射组织者说,在进入太空之前出现故障,导致发射失败。原本这枚火箭寄予厚望,组织者声称将开辟公众以低廉的费用进入太空的时代。

      25日,这枚UP Aerospace公司的SpaceLoft XL火箭在新墨西哥一个偏僻的沙漠发射场“美国太空港”发射,在飞到离地面4万英尺的高空时,由于故障而偏离了航线。任务指挥者说:“由于一个出乎意料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问题,火箭没有能够到达预定高度,只上升到4万英尺。”

      这家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的公司希望成为首个让公众进入太空而且还能负担得起相关费用的公司,他们介绍说,如果试验成功,人们可以只需花几百美元就可以把几克重的物品带入太空。这枚电线杆形状的火箭于美国中部时间25日下午2点14分发射,带着50件物品包括一个Cheerio塑料袋、一些死者的骨灰和几项高中科学实验项目,在明朗的天气里升入空中,原定要进入离地球70英里的亚轨道飞行,但最终失败告终。

      一开始情况似乎不错,那枚火箭呼啸着离开发射场向上飞去,但过了几秒钟后就开始以螺旋状飞行,在蓝天上留下了螺旋状的烟雾。任务指挥者说,这枚火箭似乎落到了一个山谷里,他们希望能够找到火箭携带的那些物品。他们说:“我们相信那枚火箭安全地落到了地面上。”

      在升空之前,由于电路故障,火箭发射曾推迟了8个小时,数百名观众聚集在那个沙漠发射场周围观看发射情况。几分钟后,任务指挥者宣布说飞行出现了故障,火箭没有成功进入太空,欢庆气氛一下子被沮丧情绪所取代。从康涅狄格专程到新墨西哥发射场观看发射的退休老人威廉·耐特说:“看起来不太对,当火箭开始打旋时我知道什么东西出错了。它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所以让人失望。”

      这次火箭发射并不是首次由私人资助的太空发射,两年以前,“太空船一号”(SpaceShipOne)就带人飞到“天边”,为这次发射的支持者赢得了1000万美元的大奖。但是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UP Aerospace公司说,即将进行的13分钟的火箭短暂飞行将会开辟一个新太空游时代,许多人可以付得起进入太空的费用。该公司执行总裁埃里克·耐特说,客户可以只需付费几百美元就能把几克重的物品送到太空,如果把较大的货物送到太空的话,也只需交几万美元,当然,越大的物体收费越高。耐特说:“一家公司获准为公众直接进入太空这还是第一次,价钱很低廉,而且可以经常做这样的安排,在未来,这可以由商业领域做这些事情。”

      这枚火箭上有赞助者写的标语,9月24日,工程师做了一系列飞行前最后的检查。在未来的12个月中,该公司将执行9份飞行合同,将重达110磅(50公斤)的有效载荷用一枚固体燃料火箭送到太空边缘,火箭的速度达每小时5633公里,是音速的五倍。这些物品中包括认真设计的高中和大学科学实验。在携带的物品中还有来自科罗拉多州的兽医沃伦·科克利的骨灰,24日,他的家人沿着一条满是灰尘的农场路跋涉数英里来到了发射场。科克利的遗孀贝蒂凝视着火箭说:“这太奇妙了,他一定非常高兴,现在他可以俯视我们大家并祝我们享受生活。”按原计划,火箭将在白沙导弹靶场附近用两个降落伞坠落。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的话,这次飞行将会给世界上首家商业太空船发射降落场“美国太空港”带来2.25亿美元的收入,这一项目是在新墨西哥州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的。新墨西哥州经济开发部的发言人查尔斯·沃尔曼说:“25日的飞行对美国太空满港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令人遗憾的的是,发射没有成功。

      英国企业大亨理查德·布兰森去年曾表示,他将用这个发射场作为他的太空旅游公司“银河处女”(Virgin Galactic)的基地,该公司计划将在2010年前把游客送入太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