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国际物理学年即将接近尾声之即,从中国首都北京传来了令整个物理学界兴奋的消息。一位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家通过互联网博客发表了他尘封多年的物理学研究结果和思考,对黑洞物理学、宇宙论和相关的电磁场理论、强相互作用力理论等进行了崭新的阐释,被称为“黑洞力学五假设”。
这五个主要的假设,提供给了人们全新的宇宙观,并且将电磁场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扩展,还有可能因此取代“强相互作用力”的理论体系。如果这些理论或者是其中的任何一部分被证明是成立的,则可以说重新奠定了现代黑洞力学、宇宙学、甚至粒子学的基础。
这些假设的结论非常惊人。首先,按照该学说,我们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黑洞,换句话说,我们自身正是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宇宙中的一个黑洞之中。在此之前,黑洞被天文学家们描述成一个非常可怕的天体,它不停吞噬着周围的物质和天体,任何掉入黑洞的物质都被撕碎、挤压成没有任何结构的“纯能量”,黑洞内部也没有任何结构可言。如果我们的宇宙真的是一个黑洞,那么黑洞内部存在结构这个观点就被自然而然地证明了——我们自身就是黑洞中的物质结构。
该学说提出的第二个假说将黑洞概念引入电磁场,认为引力场中有引力场黑洞,而电磁场中则对应有电磁场黑洞。只不过电磁场黑洞中用于计算光速逃逸的测量粒子是电子或正电子,而不是光。第二个假设的引入实际为第三个假设进行了铺垫。
该学说的第三个假设称,无论对于电磁场黑洞,还是引力场黑洞,在其黑洞的半径内外,力场的相互作用方向发生反转。例如,在电磁场黑洞外,异性的电荷是相互吸引的,而同性的电荷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电磁场黑洞半径内,异性的电荷却变成相互排斥的,而同性的电荷却是相互吸引的。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引力场和电磁场将显得更为统一。因为根据假设一,恰恰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引力场黑洞的内部,同性的质量才是相互吸引;而同时,由于大多数情况下电荷都处于电磁场黑洞的外部,同性的电荷才是相互排斥的。在传统物理学中,(同性的)质量间相互吸引,而同性的电荷间相互排斥,是恒久不变的物理学基本定律。
假设四实际上是假设三的一个的引申结论,由于电荷的力场性质在电磁场黑洞的半径处发生反转,因此,在电磁场黑洞的半径内,完全可能存在着多个带有同类电荷的粒子稳定地存在,这给带有多个质子的原子核能够稳定存在提供了一种解释,而不需要依赖于其他力场的帮助。在现代物理学中,为了解决带有正电荷的、相互排斥的多个质子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原子核当中这一现象,引入了一种称为“强相互作用力”的理论体系,而它是一种“短程力”,“只在原子中很短的距离内起作用”。如果第四个假设成立,那么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强相互作用力,则很有可能正是在电磁场黑洞半径内,电磁作用发生反转的一种体现而已。
第五个假设回到了宇宙的范畴,讨论了黑洞内外物质的相互作用。该学说假设,引力场黑洞外的物质可以在引力场黑洞内形成一个“斥力场”,而这个斥力场导致了目前天文学家所观测的宇宙膨胀。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们相信宇宙起源于一次原始的大*,而这个大*就是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膨胀的起因。与新提出的假说不同的是,传统宇宙大*论所预言的宇宙是一个减速膨胀的宇宙,而新假说预言的斥力场则使宇宙加速地膨胀。如果这个新的学说成立,宇宙大*学说将会完全被取代。
提出这些假说的是中国互联网业内一位知名的创业家和企业家张向宁。张向宁曾于22岁创立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企业互联网服务公司“中国万网”,并于2000年底创立新的创业公司“天下互联”,他所倡导的互联网定向广告模式——“窄告”被《新财经》杂志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创新商业模式之一,他于今年8月刚刚推出的“中国总机”模式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电话搜索引擎”,他的公司也刚刚在上月荣获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Red Herring评选的“亚洲科技100强”。据悉,张向宁的竞争对手正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oogle,而张向宁从来没有把对方“放在眼中”。张向宁自2000年所看好的商业模式也同样在Google上得到了成功的印证,该模式使Google实现了全球第一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张在互联网方面的很多观点和预言已经变为现实。
张向宁在博客网上发表假说的后记中提到 [1] [2] 下一页
,他“自幼酷爱物理学”,但近10年以来由于他“所从事的互联网创业工作要求日以继夜地勤奋工作”,“无暇继续这些物理学相关的思考”,虽然“这些陈年的想法”“很不完整”,到现在为止都仍旧只是个“未定稿”,但他不愿继续将它们“束之高阁”。在“博客所代表的自由、轻松的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日记的形式“把这些想法发表和贡献出来”,“给这些问题提供了继续深入被研究和探讨的机会”。他希望将此学说献给《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和国际物理年。张向宁198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两年理论物理学后主动退学,一直是国内互联网行业一个传奇性人物。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