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测序是人类基因组“天书”的“直译”,那么,基因功能的解析就是这本“天书”的“意译”。我国和日、美、德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手,成功克隆出2.1万个功能基因,为“意译”打下坚实基础。其中,上海科学家承担了1.8%的功能基因克隆任务,共克隆了758个功能基因,其中有250多个是从未识别的新基因。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生物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昨天在其网站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人类21037基因全长cDNA整合注释”,这是继测序后人类基因组研究获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全长cDNA即功能基因的克隆。参与该计划研究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泽广介绍,人类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因约3万个,过去科学家只发现少量基因具有功能线索,而大部分功能基因承担的角色则处隐蔽状态。为此,12个国家42个研究机构的152位科学家组成国际协作组,克隆出2万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包括5000多个以前未被识别的基因,从基因组结构、功能预测等方面予以解读和分析,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目前,这些功能基因的数据库已向全球免费开放。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推动疾病诊断、治疗及药物创新的研究。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代表我国加盟此项国际合作,在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市科委支持下,两家单位科研人员共克隆了758个功能基因,超额完成了我国科学家在1997年提出的识别人类功能基因1%的目标,是我国在完成1%测序任务后,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又一个超越1%的贡献。据了解,上海科学家克隆的功能基因主要来自于神经内分泌系统、造血干细胞以及免疫相关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以往人类基因组公共数据库对它们记载的信息也较少。目前,科研人员已对部分有应用前景的基因申请了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