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7日电 第266期《学习时报》刊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的文章称,工程需要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辨的能力。
徐匡迪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的生产力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不但是指数量上的发展,更是指具有“新质”的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个过程和目标,对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工程师必须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 到一个新水平,必须使自己的哲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他还称,有人认为,工程师是干具体工作的,与哲学没什么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工程的设计与实践充满了辩证法,卓越的工程师和卓越的科学家一样,都是富于哲学智慧和“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的。
工程师由于在第一线工作,干什么事都得讲实事求是,考虑工程有没有效益,投入产出怎么样,一般来说,唯物主义观点是比较强的,容易具有自发的唯物论思想。但这是不够的。中国的工程师应该努力把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提高到辩证唯物论的水平上,应该把朴素的辩证法提高到唯物辩证法的水平上。
徐匡迪称,工程活动中确实充满了辩证法,例如水利工程中疏和堵就是一对矛盾,只靠疏不行,只靠堵也不行。我们称赞大禹治水,说他会疏导,但搞水利绝不是只用“疏”不用“堵”的。应该如何处理疏与堵、泄洪和防洪的矛盾?这里面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哲学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任何工程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三峡工程进行得很好,移民工作做得也很好,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自然史上看,把河流截断以后,对生态系统、地理形态、生物繁衍到底有什么影响?这不是一个容易搞清楚的问题。国际上绿色运动反对修水坝,瑞典70年代立法,不许修水坝,修好了的水坝要陆续拆掉,用其它方法代替。我们是一个大国,国情不同,不能全学它。瑞典一共700多万人,电力从挪威进口,可以不用自己发电,而中国不但需要火力发电,还需要有水力发电。对于工程活动的认识涉及到重大的哲学问题,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在认识上曾有过一个误区,这就是从近代工业化以后,把工程单纯看作是改造自然的手段。例如中国的西北水资源问题。那里因为屯垦戍边,把若干条内陆河拦住,搞了许多梯级的小水库,引水灌溉,形成绿洲,使部分上、中游地区的沙漠变成良田,种了棉花,确实成绩很大。但也带来下游湖水干枯,红柳等植物死亡的问题。后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命令一定要给下游放水。但放也放不了几次,因为上游屯垦戍边后好几万人住在那儿,你不能不让他吃饭。所以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他指出,工程的合理性问题必须综合起来考虑,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在更复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分析、认识和评价,于是就成为哲学层次上的问题了。工程问题显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重大的工程问题中必定有深刻、复杂的哲学问题。工程需要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辨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