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大麦哲伦云中逃逸的恒星,详见网上天文台的译文《星星快跑》。] “这些恒星构成了一类全新的天体——逃离星系的流亡恒星,”布朗说。 天文学家们怀疑,银河系中大约存在着1,000颗流亡恒星。相比之下,银河系包含了大约100,000,000,000颗(1000亿颗)恒星,这使得对流亡恒星的搜索 远比大海里捞针还要困难许多。史密森的小组利用已知流亡恒星的典型位置和属性对恒星进行了预先筛选,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成功机会。他们在一片差不多等于满月面积8000倍的天区中,仔细审视了几十颗遍布其间的候选恒星,才做出了这些发现。 “发现这两颗新的流亡恒星既非幸运,也非偶然,”论文的合作者之一,天文学家玛格丽特·盖勒(Margaret Geller,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说。“我们对它们展开了目标明确的搜索。通过理解它们的起源,我们知道可以在哪里找到它们。” 理论预言,这些流亡恒星是在几百万年前从银河系中心被抛掷出来的。每颗恒星都曾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当这对双星过于靠近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时,强烈的引力就会将这对双星拆开,俘获一颗恒星,同时将另一颗恒星以极大的速度向外抛掷出去(因此它们得到了这个学名——超速恒星)。 最新发现的两颗流亡恒星都是比太阳重大约4倍的短命恒星。许多类似的恒星都生活在星系中心,与这些流亡恒星的诞生理论相符。此外,对银河系中心的细致研究以前 也曾发现过一类恒星,它们沿着极长的椭圆轨道围绕着中心黑洞公转——这种轨道被认为就是超速恒星的前身伴星所处的轨道。 “计算机模型显示,超速恒星是在银河系中心附近自然形成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理论学家亚韦·勒布(Avi Loeb)说。“我们知道这些双星的存在。我们知道银河系中心保存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因此,当双星从太靠近黑洞的地方经过时,流亡恒星就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天文学家估计,平均每100,000年就会有一颗恒星被抛出银河系中心。刚好看到一颗处于被抛射阶段的恒星,这种机会是相当渺茫的。因此,为了理解星系中心的极端环境,并且理解这种极端条件是如何导致超速恒星形成的,搜猎者必须继续寻找更多恒星流亡者的实例。 这张斯隆数字巡天的照片展示了两颗新发现的超速恒星中的一颗(箭头所指)。SDSS J091301.0+305120正以每小时大约125万英里(200万公里)的速度逃出星系,目前距离地球大约240,000光年。这张照片的边长约7角分,显示的天区面积约为满月的1/15。Credit: SDSS Collaboration 流亡恒星的属性为它们的起源提供了线索。例如,如果一大团恒星盘旋着落向银河系的中心黑洞,就会有许多恒星在差不多同一个时刻被抛掷出来。每一颗已知的超速恒星都是在不同的时刻离开星系中心的,因此没有证据表明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流亡恒星“大爆发”。 超速恒星还为星系结构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探测方式。“在它们的一生中,这些恒星会穿越大部分银河系,”盖勒说。“如果我们能够测量它们穿越天空的速度,我们就能够了解银河系的形状,以及神秘的暗物质分布的方式。” 这张斯隆数字巡天的照片展示了两颗新发现的超速恒星中的一颗(箭头所指)。SDSS J091759.5+672238正以每小时大约143万英里(230万公里)的速度逃出星系,目前距离地球大约180,000光年。这张照片的边长约7角分,显示的天区面积约为满月的1/15。Credit: SDSS Collaboration 第一颗新发现的流亡恒星位于大熊座方向,编号为SDSS J091301.0+305120。它正在以每小时125万英里(200万公里)的速度逃出星系,目前距离地球大约240,000光年。第二颗流亡者,位于巨蟹座方向,编号为SDSS J091759.5+672238。它正每小时大约143万英里(230万公里)的速度向外移动,目前距离地球大约180,000光年。 尽管两颗恒星都在以极大的速度穿越太空,但是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以至于只有利用先进的天文仪器,才能检测出它们的运动。 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已经投给了《天体物理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里查阅这篇论文。论文的作者是布朗、盖勒、斯科特·凯尼恩(Scott Kenyon)和迈克尔·克鲁兹(Michael Kurtz,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 总部设在麻省剑桥市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CfA)是由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和哈佛大学天文台合作成立的。CfA的科学家们被分成6个研究小组,研究内容包括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最终命运。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