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每四分钟只跳动大约十几米(做个比较,这颗恒星的直径超过一百万公里)。通过测量随之而来的小幅波长偏移,天文学家们能够检测到这些变化。[译注:根据多普勒效应,恒星表面的起伏运动会造成恒星光谱的波长发生偏移。] 研究者们连续几晚采集了南门二B星的星光,总共进行了超过5,000次测量。VLT一共取得了3379条恒星光谱,典型的曝光时间是4秒,拍摄速率是每32秒一次曝光!AAT采集了1642条光谱,通常的曝光时间是10秒,每90秒拍摄一张。 “从这组独特的数据中,我们能够测定多达37种不同的震颤模式,”丹麦奥尔胡大学的汉斯·科尔德森(Hans Kjeldsen)说,他是描述这些结果的论文的主要作者。 天文学家们还测量了振荡的寿命(即这些震颤所持续的时间),振荡的频率,以及它们的幅度(即恒星表面上下起伏的程度)。这样的测量是巨大的技术挑战。事实上,恒星的表面还以每秒9厘米,即大约每小时300米的龟速,在缓慢移动。这些天文学家借用了行星猎手的高精度测量技术,后者也是通过寻找星光中轻微的多普勒频移来搜索日外行星的。 “我们自以为知道的、关于宇宙的大多数知识都建立在恒星的年龄和属性上,”悉尼大学的提姆·贝丁(Tim Bedding)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但是它们还有大量的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 通过使用不同位置的两台望远镜,天文学家们可以尽可能连续地观测南门二B星。 “这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数据的间断会引入不确定性,”贝丁说。“这些观测的成功还有赖于两台望远镜上非常稳定的摄谱仪——VLT上的UVES和AAT上的UCLES——是它们分解了星光。”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