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基金委、中科院各出2250万,共同设立天文联合基金 |
|
|
|
星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利用空间天文卫星观测数据和国外空间天文数据开展的研究工作等;三是天文学新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应用研究等。 “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陈宜瑜首先在签字仪式上首先致辞,他指出,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必须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保证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知识和人才储备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导向作用,即“引导科学家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长期的自由探索和创新研究,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基础研究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他说:“联合基金正是发挥科学基金导向作用的重要形式 基金委近年来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强与有关部门及企业的联系,在基础研究联合资助工作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陈宜瑜表示,其中有三个联合基金最具代表性:一是与2005年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基金,旨在将分布于大学、研究机构等处的社会科技资源,“导向”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基础研究战场;二是今年1月与广东省政府共同设立的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旨在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将更多地方财力“导向” 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所需的基础研究;第三就是此次和中科院共同设立的天文联合基金,目的是推动中科院大型天文学仪器和设施向全国开放,联手将这一高水平科研平台“导向”共享的良好局面,促进科研院所之间以及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集成和科研互动。 白春礼在致词中指出,作为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天文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集光学、机械、电子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巨型天文观测装备,我国天文装备落后于发达国家,中科院从事天文研究的相关院所台站承担着建设高水平天文大装置、发展中国天文事业的历史责任。中科院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广泛合作,在天文学研究、天文设备运行和重大装置前期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表示,我国“十一五”期间我国天文事业发展前景广泛、潜力巨大,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资助天文领域科研,特别是资助自由探索课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联合基金的设立,在促进两大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促进中科院天文口与高等院校天文界的密切合作与分工、进一步促进我国天文学和相关技术发展、广泛调动高校研究力量使用好现有天文装备并参与新装备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与天文联合基金签约仪式的,除了中科院和基金委的相关人员,还有来自全国天文学界的科技专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表示,虽然在基金委、中科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天文科学整体研究水平有了令人瞩目的提高,但由于国内天文大装置的不足,不少科技人员只能和国外大型装置合作,利用自己前住观测或对方公布的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所获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基本上归对方所有。他认为,此次天文联合基金的设立,将促进我国新的大型天文装置的研制、建设,并为现有装置的维护、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经费来源,是我国天文学界令人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 据悉,从今年起,中科院、基金委将每年各自为天文联合基金提供750万元资助经费,基金委负责一次性核定双方应资助项目的经费额度、审定天文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的年度拨款计划,双方分别将所承担的资助项目经费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每年年度结余经费转入下年度项目资助经费。第一批天文联合基金项目,有望于今年10月启动。包括张双南和他的一些学生在内,国内许多天文学研究人员,现在都已作好了申报联合基金的准备。 关键字: 天文联合基金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