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人物访谈]欧洲航天局SMART—1号计划专家弗因教授 |
|
|
|
蕴涵的能量等;二是用于月球表面的化学分析,即分析所喷射物质产生的特殊光谱;三是用于搜集试验技术数据,作为今后飞行器在月球着陆,或未来用人造卫星冲撞威胁地球的陨石的基础数据。 为了便于观测,欧洲航天局把SMART—1撞月的地点选择在月球正对地球的中南部平原地带,时间则是9月3日清晨,以便恰好太阳光能照射到撞击后喷出的月球表面物质。届时,所在地区正值黑夜的天文爱好者甚至可能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这次撞击。整个撞击过程将由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空间操控中心监控,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随后展开,有关情况将于次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亲密接触”揭开月球面纱 弗因教授说,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最令他难忘的情景,就是接收SMART—1发回的第一批月球影像资料,尤其是月球极地的画面,因为这是人类首次揭开“月极”地带的神秘面纱,所以特别令人激动。而他目前则更期待SMART—1撞月的刹那辉煌,因为这既让人兴奋又令人不免有些悲伤。 虽然也曾有一些人类飞行器靠近甚至登月成功,但从未有像SMART—1这样长时间与月球“亲密接触”。自从2005年初进入椭圆形的环月球轨道以来,SMART—1开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因其远月点达3000公里,近月点才300公里,因此可以说和月球进行了1年多的亲密接触,而其先进的探测设备更是把月球表面看了个透。 通过SMART—1的观察,科学家们如今可以绘制出整个月球图,甚至是从地球上观测不到的另一面,而月球两极地区则更是地球探测器从未触及过的“处女地”。SMART—1不但清晰地拍摄到了月球表面的地形分布、山体构造、火山地貌及火山喷发后的侵蚀情况,以及亿万年来陨石撞击的痕迹,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北极附近永远被太阳照耀的地区。 尤为重要的是,利用SMART—1上的X射线观测仪,科学家们首次清晰地观测到了月球表面的钙、镁等矿物质。这为月球起源地球说提供了进一步依据。弗因教授说,月球表面物质的化学分析帮助我们了解了月球的历史,尤其是经过与地球物质的互相对比,我们发现了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钙、镁等矿物质,但具体的结果仍然要经过数月的分析和论证,而月球是否真是地球与其他星球相撞后诞生的,到时候就能真相大白了。 奏响新一轮探月热前奏 谈到SMART—1计划成功实施的意义,弗因先生说,这是欧洲航天局所实施太空计划的重要步骤,许多先进的航天技术和设备在这次计划中被成功运用,并且为地球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月球起源、未来登月、探索火星等其他星球积累了经验。2007年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探月热潮,而欧洲航天局这次走在了前面。同时,SMART—1观测和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及各种经验对各国月球探索都将帮助巨大。据说,印度即将实施的探月计划就将采用SMART—1目前使用的部分设备。 对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弗因教授也是颇为熟悉。他今年7月刚刚赴北京参加了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并且也与中国同行进行了多次会谈。他告诉记者,在4天的短暂时间里,中欧两大航天部门不但讨论了许多空间话题,更涉及了未来在“嫦娥—1”计划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而随后实施的“嫦娥—2”和“嫦娥—3”计划同样非常吸引欧洲航天局的目光。欧洲航天局愿意在SMART—1计划中获取的数据及使用的科学仪器方面,同中国同行进一步交流合作。弗因教授还说,欧洲航天局还与上海的航天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他本人就有不少上海的航天界朋友。(窦德龙)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