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来源:新华网 在完成多项科学探测任务之后,欧洲航天局的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将以撞击月球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科学使命。然而撞击完成之后,这些来自地球人类文明的残留物,会不会给月球造成污染呢? 有关国际公约早已有明确规定,所有人造外空探测器应当保护各类天体免受污染,以保护可能存在的任何地外生命。此次由欧洲航天局导演的“撞月”大戏,自然也严格恪守了相关公约。 组装“智能1号”及其搭载的各类探测仪器的材料,其包含的元素都是月球上原先就天然存在的。如铝和铁,它们在月球上的存在就比较普遍。而其他元素诸如氢、碳和氮等,虽然在月球上含量稀少,但是日常伴随着太阳风和彗星冰尘等,它们也都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于月球上。欧洲航天局称,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智能1号’就如同一颗‘人造彗星’而已”。 实际上,当撞击完成后,“智能1号”本身并不会“粉身碎骨”。由于探测器“撞月”时速度并不算很快,因此与之前的多起人造探测器“撞月”行动相比,“智能1号”不会形成大量碎片。探测器两个展开之后长约14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在撞击之前被烧毁,但探测器的主体部分有望在撞击后依然保持大体上的完好。 “这一撞击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