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4月11日电(记者毛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11日表示,他们在宇宙中发现了15个巨大的星系,这些星系具有的特征显示它们可能属于形成时间相对较短的星系。该结论与现在广泛认为的巨大发光星系(类似银河系)是在130亿年前“大爆炸”发生后便开始形成和演变的观点相左。对这些星系自然特征的更深入研究有望帮助人们了解星系的起源和早期演变。
在《天体物理通信杂志》上,研究小组负责人约翰·萨尔泽撰文表示,他们从众多星系中寻找到的15个星系所展示的亮度表明,它们是类似于银河系的巨大星系。然而,这些星系具有含“重”元素(即原子量高于氦的元素)的量相对较低,说明其星系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恒星演变。依照宇宙学说的概念,这意味着它们属于年轻的星系,形成的时间也许并不长。
依据星系的化学元素丰富程度,结合人们对星系中恒星如何演变和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的推测,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星系大约形成于30亿年至40亿年前,即“大爆炸”发生90亿年至100亿年之后。目前多数理论认为,类似这样的巨大发光星系是在“大爆炸”发生后不久形成的。
由于星系往往形成于宇宙诞生的早期阶段,同时它们离人类又十分遥远,因此与星系相关的研究工作十分困难。如果研究人员此次发现的15个星系的确是相对而言形成不久的星系,那么这些星系将帮助天文学家研究星系形成的阶段和演变的过程。萨尔泽表示,这些星系或许是独特的展示星系形成过程的“视窗”,它们将为人们研究相对靠近的、处于演变阶段的天体提供机会,大多数这样的天体演变发生在宇宙更早的时期。
此项新发现出自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国际光谱调查项目,该项目 [1] [2] 下一页
时间:2009-4-14 16: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