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就会短暂的合并,产生一次“通话”,同时形成了可供粒子流动的“通道口”。其模样恰如一个磁缸,磁通量传输事件就在此发生。
在物理学里,磁通量是表征磁场分布情况的物理量。目前推测,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磁通量传输存在两种形式———主动传输与被动传输,在主动的磁通量传输事件中,粒子比较容易穿过磁缸,能成为地球磁气圈的重要能源渠道;被动传输暂时看来不重要,其磁缸的阻力更大,粒子难以通过。这种传输事件同时受行星磁场的影响,当磁场南移,主动事件会发生在赤道附近;当磁场北移,被动事件会发生在高纬度区域。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专家表示,早在10年前科学界还不相信该现象的存在,但现在证据摆在眼前,真实性已不容置疑。欧洲空间局的4颗“星簇”卫星协同美国宇航局的热辐射成像系统,目前开始对这一通道口进行检测,包括丈量其尺寸并遥感所通过的粒子。现已直接收集到磁通量传输事件的样本,依此制成的模型显示,该通道口应该在地球赤道上空形成,12月份磁性通道口会翻转到北极,7月份则移动到南极。
然而关于此现象,目前仍有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例如该入口为什么会每8分钟形成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4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