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加勒比海发现“新失落的世界”
发现双眉上长有长角的新恐龙物种
湖北五峰发现最大红花玉兰野生群
河南采药人发现200岁何首乌(图)
美科学家发现上亿年前的蘑菇琥珀
日本称发现2100年前最古老瓜祖
中国8年后再次发现黑脸琵鹭繁殖地
中美科学家发现大熊猫的小祖先
百岁鲸鱼体内发现19世纪武器残片
冲绳本岛以南海域发现水母新物种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天文 >> 天文天象 >> 正文
  英发现宇宙早期星系形成新机制  

  英国杜伦大学的宇宙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在宇宙早期,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质量,而早期星系形成的关键正是依赖于暗物质的特性,正是包括许多难以捕捉的暗物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导致宇宙早期结构的形成。这项突破性的成果为研究10亿年前宇宙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70多年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暗物质,但时至今日仍然没能完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由于银河系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早期形成的星系,这次发现可使科学家进一步深入了解暗物质的特征。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变得“光滑”,暗物质变得比较均匀,仅有一些小的“波纹”。当引力作用于包含在“波纹”里的暗物质颗粒时,波纹就会变大。最后,在大爆炸的10亿年后,气体会进入新形成的结构中,导致早期恒星的形成。

  宇宙学家借助称之为冷暗物质和热暗物质的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早期星系的形成。结果发现,由于冷暗物质粒子的缓慢移动,早期形成的恒星相互分离,通过暗物质的相互压缩,形成单个的巨大恒星。作为对比,由于热暗物质的快速移动,不同大小、数量众多的星系

[1] [2]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46:0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