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也稀少许多,因此甲烷生命期可以长达1000万~1亿年(在地质时间尺度来讲仍然算短)。
在火星上,甲烷的生命期够长,风和扩散作用应该有充裕的时间可以使甲烷与大气均匀混合才对,这么一来,甲烷浓度随着地点而改变的这个观测结果,就很令人不解了。这表示甲烷气体可能是来自某些局部地区,或是在某些地区会因土壤吸收而减少。容易和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土壤,可能就是储存甲烷的地方,它们使甲烷的量加速减少。如果真有这样额外的储存机制在运作,那么这就是让甲烷量得以维持在观测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下一个步骤是要考虑形成甲烷的可能情形。先研究火星是个不错的开始,因为这颗红色行星上的甲烷含量很低,如果一个机制连这么少的含量都无法解释,就更别说要解释泰坦上那么大量的甲烷了。以生命期600年的情形来说,要使全球平均甲烷浓度维持在10ppbv的定值,每年所产生的甲烷必须略多于100公吨,这大约是地球上甲烷产生率的25万分之一。
和地球上相同的是,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7:5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