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澳大利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可是,一旦走进澳大利亚,可能会以为自己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因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为奇特的一块大陆。这里有着极其怪异的野生动物,起初人们以为这些动物都是骗人的把戏,或者是魔鬼的杰作。
这是一块景色各异的大陆——它的中心地带是炽热的沙漠,但那里同时又有崎岖的山岭,厚厚的积雪终年不化。古老神奇的地貌山川无边无际,其中蕴藏着多种多样的野生物种。这片大陆上的动物种类比欧洲和北美的动物种类加在一起还要多,而且它们几乎全都是独一无二的物种,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它们的影子。这好像是一个热衷于特立独行的地方。不知何故,这些杂居在一起的野生动物们成功地在这个地球上环境最特殊、气候最干燥的地方生存下来了。
澳大利亚大陆为什么如此特殊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回到那个和现在的环境完全不同、被森林覆盖的时代。100万年前,巨大的力量使冈瓦纳大陆分崩离析,其中一大块陆地携带着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向北漂移。澳大利亚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界,植物繁茂,生机勃勃。今天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你仍然可以找到那个遥远过去的痕迹。
这是塔斯马尼亚的雨林。这些地方古老而又神秘,生活着澳大利亚最奇怪的一些动物,比如袋獾。袋獾属于食腐动物,类似于澳大利亚鬣狗。它们强有力的颌部足以将动物尸体撕成碎片。在一具小岩袋鼠的尸体旁,你可以看到十几只袋獾在游荡。它们不喜欢跟别人分享食物,更不用说过群居生活了。它们拥有极其锋利的牙齿,这样的举止可能会非常危险。彼此相互尖叫更为安全一些,但最好还是使点劲从背后冲撞你的邻居。
这种竞争意识从小就开始了。袋獾属于有袋类动物,小袋獾在育儿袋中成长发育。袋獾妈妈为了得到食物,不停地推搡别人,藏在袋里的小家伙也要做类似的事情。袋獾妈妈一次能生下20来个胎儿,它们得去争夺仅有的6个奶头。竞争异常激烈,即使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幼仔仍然需要为一口奶去争斗。通常只有3或4只小袋獾能从育儿袋中活着出来。到那时候,它们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竞争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还将陪伴它们终生。
茂密的森林不仅仅局限于塔斯马尼亚,它们一直延伸到整个澳大利亚大陆的东海岸。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澳大利亚成为岛屿后不久,它的东侧即与连绵的群山接合在一起。这些山脉留住了从海上吹来的湿气。于是,海拔较低的斜坡上就长出了厚密的森林。高处则是崎岖的山峰。再往南去,冬季的雨水变成雪花飘落下来。这便是被号称为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年中有几个月的时间都被白雪覆盖着。有些地方的积雪深达30米。你以为在澳大利亚不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因为在这里大多数地方总是很热,常常尘土弥漫。但是,这里的恶劣天气总是来势凶猛、变幻莫测……有时还会有暴风雪。
可就是在这里,也生活着一些有袋类动物。袋熊正弓着身子,像雪犁一样在地里寻找食物。袋熊拥有世界级的掘地水平。它们用强壮的前肢和嘴在雪地里刨挖,寻找埋在下面的干草。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但现在晚上实在是太冷了,它们只能白天出来觅食。这个地方的环境极其恶劣,但这儿还生活着其他一些有袋类动物,比如身材娇小的小袋鼠。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小岩袋鼠和袋熊都产下了幼崽。不过,它们这么做有足够的理由。这些小家伙都将在青草发芽、食物丰富的春天出来觅食。并且,好像拥有中央供热系统一般的育儿袋又是最暖和的地方。
即使是世界上最怪异的哺乳动物——鸭嘴兽也在这山间冰冻的水中谋生。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独一无二的动物,它长着鸭子的嘴、水獭的尾巴和带爪子的蹼足。公鸭嘴兽长有毒刺,母鸭嘴兽像鸟儿一样下蛋。所以早先对它们的报道都被人们当作骗人的把戏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鸭嘴兽实际上是单孔目动物,为一种典型的澳大利亚哺乳动物种群。它们形状怪异的鸭嘴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上面微小的传感器能够探测到猎物身上发出的微弱的电信号。鸭嘴兽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即使不借助眼睛和耳朵,也能在水中前进。鸭嘴兽靠头的摇摆,在头脑中绘出了一幅关于这条溪流和它所钟爱的小虾小虫的“雷达地图”。鸭嘴兽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从这样的林间溪流……一直到澳大利亚的东海岸……从南方的雪山,一直到北方的热带雨林,都是它们的家。
与塔斯马尼亚的森林一样,这片森林的历史也很古老,在澳大利亚大陆诞生之前它们就已经在这儿了。今天,它们所覆盖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只有这片大陆的1%。可是,这里却几乎拥有了整个澳大利亚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就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多么奇异的地方:在这里你能看到原始的野生动植物是如何进化成澳大利亚的独有物种的。澳大利亚也有难以置信的大型动物,如不会飞的鹤鸵。还有形状和外貌各异的哺乳动物,如袋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树干上跑来跑去,寻找幼虫和花蜜的纹袋貂了。没有比粗糙不平、柔软的梣木更好的花蜜来源了,树干表面被成千上万朵小花所覆盖。袋貂得到了一顿粘糊糊的大餐,同时也将花粉粘在了毛皮上,把它们从一棵树带到另外一棵树上去。
澳大利亚共有26种袋貂,几乎一半左右都生活在这些雨林中。有些袋貂掌握了极富创造性的移动技巧。这是一只短头袋鼯……它们在空中穿梭,或是优雅地下落,用那无比合身的“空中下潜外套”,从一棵树滑翔到50米之外的另外一棵树上。飞行时,它们可以自如地变换方向,通过调整皮肤的侧翼和运用舵一样的尾部,甚至可以进行90度的转向。着陆时,它们只需收起侧翼、打开“降落装置”就可以了。尽管直接触地可能会更好一些!
为什么一些袋鼠类可以进化到掌握滑翔的技巧呢?澳大利亚成为岛屿后不久,气候开始干燥起来。覆盖了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的茂密森林很快就越来越稀疏,成为了开阔的林地。这种变化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澳大利亚灌木丛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桉树林取代了雨林。树与树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有些袋鼠在进化过程中就学会了在树林间滑翔,同时也为其他的行进方式提供了空间。袋鼠就是这样在林地里繁衍生息。这样跳来跳去需要足够的空间,这种经济实用的旅行方式只有在澳大利亚才能见到。在某种速度条件下,袋鼠跳跃着前进比马或者羚羊的奔跑效率都要高。
袋鼠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一起,雌袋鼠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育机器。澳大利亚有5000多万只袋鼠,是这个国家人口的2倍。
拥有如此成功的身体结构当然很好,但是你需要知道如何利用它。这只小袋鼠刚刚离开育儿袋3天,还只会蹦一两步而已。学会靠两根超动力的、弹簧高跷一样的双腿四处走动绝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本领。掌握这个本领的过程令人疲惫不堪,该小憩一会儿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把两条腿收进育儿袋就没那么容易了。两个月之后,它就将永远离开育儿袋。
桉树上生活着另外一种生活态度没那么积极的哺乳动物——它有着澳大利亚人那种对悠闲的天生爱好。考拉专吃含有毒素、难于消化的桉树叶。它们就靠这样的食物生存,于是它们便把打盹变成了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当然,看起来像是在打盹,其实这些家伙是在卖力地工作,就是为了把吃下去的东西消化掉。
可是,一年中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一切都会改变……春天到了,雄性考拉需要交配。它们的呼唤标志着发情期的开始。可是如果你在约会时总是昏昏欲睡,那这样的约会可能无法令人满意。对于一些年纪稍大的雄性考拉来说,这已经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了。它们不可能让这种情绪持续很长时间。而对于那些能够积聚足够能量的考拉来说,爱情的追逐开始了。然而这只背上还背着孩子的雌性考拉并没有交配的打算……对雌考拉而言,这种事情确实不容懈怠。不过,雄性考拉的决心可能会非常坚定。像绅士那样彬彬有礼的求爱方式不是它的风格。而对手也不愿意轻易屈服。事实上,雄性考拉惟一的办法似乎就是把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变成一场危机……
现在小考拉的处境极其危险,扭打中它与妈妈分开了,而且局面甚至变得更糟。混乱中,小家伙在雄性考拉的身下挣扎。这出闹剧可能会轻易地演变成一场悲剧。雄性考拉已经把事情完全搞砸了。现在它该“退场”了,但就在仓皇而逃的时候,它把小考拉劫持走了。小家伙最后虽然侥幸逃脱,却并没有脱离危险。年幼的考拉在满1周岁前都离不开它们的妈妈……这只考拉太小,还不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在妈妈的呼唤和鼓励下,它用仅剩的气力飞奔几步——回到了妈妈的怀抱中。现在不会有危险了。不管周围有没有狂暴的雄性考拉出没,在这片桉树林中把小家伙们抚养长大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面前有这么多张嗷嗷待哺的嘴时尤为艰难。
小的笑翠鸟属于极端挑剔的“顾客”,它们需要24小时的上门服务。它们的父母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提供这样的服务,于是就让去年生的那群孩子来帮忙。这差不多算是笑翠鸟的伙食团了,它们已经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工作经验,正在学习所有关于养育后代的知识。
笑翠鸟是地球上身材最高大的翠鸟,不过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它们并不一定以捕鱼为生,而且也不总是栖息在河流附近。为了让孩子吃饱,它们不放过眼前的任何猎物……蜘蛛、蛇,有时甚至是小型的哺乳动物。所有能让小家伙们的吵闹声平息下来的东西都是它们的目标。全体家庭成员协同作战、昼夜值班,一刻不停地为孩子们提供食物。可是,好像送餐的速度越快,小家伙们的叫声就越高。不过,偶尔喂上一大口蜥蜴好像就管用了。
炎热干涸的林地间不仅仅难以生存和养育后代,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它们极其干燥、易燃。一旦有火星溅到树叶和树皮中所含的、易于挥发的油脂上,桉树林就会被迅速点燃。几分钟之内,整片林地将变成一片火海。那些反应敏捷的动物马上逃了出来。如果风助火势,就会引起火球在树冠上一路横扫而过的奇观。紧接着就将是大面积的火灾了。
大火过后的第二天早上,地上或许会有一些死了的昆虫,而所有幸存的动物都必须搬家了。它们可能会有很长的路要走。数百公里的林地能在几天之内消失殆尽。一年有300万公顷的森林就这样在火海中化为了灰烬。不过,会有某种特别的情形出现。许多桉树在森林大火中幸免于难,有些在树皮底下贮存了足够的能量,让它们得以恢复生命。一两个星期之后,树干上便长满了亮丽的新叶。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