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徐霞客云南之旅
  • 千年巴渝古镇郁山
  • 西部边陲的金城汤池
  • 象岛的宇宙舞者
  • 走马五大连池
  • 纵马呼伦贝尔
  • 美国喀麦隆*湖又现杀意
  • 中国航空考古印证马可波罗笔下的繁华都市
  • 万象漫记
  • 地理学家哈维及其经典之作——《地理学中的解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堪称地理学界表率的竺可桢先生<%=id%>

    在中科院地理所的大院里有一尊竺可桢先生的半身铜塑像,以纪念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以及他对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1910年,他考取公费生到美国留学,最初学农,后又转到著名的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与地理工作者。

    两篇著述,厚积薄发
        竺可桢对我国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地理学和地理方向的气候、气象研究,其中又以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最为卓越,也正是在国际科学界的这一研究领域最早使他成为知名的科学家。

        在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几十年间,竺可桢以科学态度在古代文献间的经、史、子、集以至方志、游记、日记中搜集与自然有关的记述,细加审查,去粗取精,并以他所掌握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来整理这些资料。日积月累,使他对于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已经可以厚积薄发了。1961年的《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与1972年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两文可以代表他深入研究气候变迁的成果。

        前一篇文章首先征引有关北冰洋海冰衰减、海豹和鳘鱼分布区域北移、苏联冻土带的北界向高纬度转进、世界高山冰川退却、海面提升等确切的记载,证明20世纪气候变暖的事实,随后追溯整个历史时期以至第四纪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论述尤为详细,并以中国历史上的寒冬与欧洲记录相比较,发现17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是一致的。在此文中,竺可桢同志重申他过去的论断,认为“世界各国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是带有普遍性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波动,既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作直线的下降或上升”。该文最后列举气候波动的可能原因,认为太阳辐射能强度的变化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我国太阳黑子记载起于公元前43年,北极光记载起于公元前32年。文中指出由2世纪至17世纪,每一世纪太阳黑子和北极光记录次数与寒冬出现次数,增加减少大体相当。这对于研究气候变化的起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线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初步研究”为名,实际上是竺可桢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这一科学领域数十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旨在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古代物候、考古资料,从古气候研究中作出周期性的长期预报。竺可桢按所用资料的性质将五千年区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1100年,考古资料是最主要的依据;这以后物候记载便成为主要资料来源;从公元1400年左右起,编修方志的风尚亦日益兴盛,物候记载大半收入方志之中,查索颇为方便;1900年以后,用仪器观测的现代气象学记录逐渐成为主导。竺可桢将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几点结论:(1)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2000年间,年平均温度比现在约高2℃,一月温度约高3-5℃;(2)此后有一系列摆动,摆动幅度为1-2℃,最低温度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3)在每一个400~800年间,又有周期50-100年的小循环,温度变动范围1-0.5℃;(4)气候波动是全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在东亚太平洋海岸出现,然后见于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海岸。竺可桢认为气候的大变动是受太阳辐射控制的,如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更迭,世界各地步调相符。小变动,如年温度升降1-2℃,则为大气环流所左右,可因大陆性或海洋性的差异而有不同。所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相当复杂,不能以某时期某些地方所表现出的规律作为普遍规律。竺可桢的这一著作立论科学而严谨,为国内外学术界推崇。

    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
    竺可桢先生还是我国现代物候学的奠基人。他从1921年就开始亲自观测、记录和探究物候现象。

    从1921-1925年,1928-1931年,竺先生在南京工作和生活,他在南京作了九年的物候观察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竺先生一直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从1950-1973年二十四年中不间断地观测记录了北京的物候。因此,在竺先生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一书中,把南京和北京两地的物候作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两地物候非常有规律。例如洋槐花盛开和柳絮飞,南京的比北京的早9天;回归的燕子在两地开始露脸后,之后的32天,开始听到布谷鸟的鸣叫,并且这两种鸟的出现,北京比南京都迟18天。不起眼的记录实际上却是多年观测得出的可贵结果。

    再如燕子归来,根据竺先生24年间在北京所作的观测记录,最早的一年是1955年4月12日,最迟的一年是1965年4月25日,相差13天;又如杏树开始开花,最早一年是3月25日,最迟一年是4月13日,相差19天。竺先生选择了北京的杏树始花等七种物候现象绘成了曲线图,使人一目了然,当某年的某种物候现象迟了,其他六种也跟着较迟出现。因此,根据物候观测去预告农时,是简易而又科学的方法。

    竺可桢的《物候学》与之前写作的严谨的科学著述不一样。《物候学》中的文字通俗易懂,由此可见作者所殷切期望的,是农村中具有一些文化知识的读者,能由此掌握关于物候的基本知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