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 大理,一个浪漫的天堂
  • 法兰克福 枫树中的城市
  • 硅酸盐类矿物——长石族和辉石族
  • 磷酸盐类矿物
  • 新构造运动
  • 板块构造中的水平运动
  • 唐山大震前的异常现象
  • 风光旖旎—千岛湖
  • 中国有水怪吗—尼斯湖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id%>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它可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时,同时从震源发出两种类型的地震波: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的振动很强烈,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横波的振动很强烈,它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重要原因,而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地震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振动是多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