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毕提亚斯(生卒年不详)原是一位居住在希腊殖民地马赛利亚(Massalia,今马赛)的著名天文学家。当时,马赛利亚人正在同迦太基的腓尼基人为争夺锡和琥珀的贸易控制权而展开激烈的角逐。毕提亚斯在科学好奇心和经商求利欲的共同驱策下,大约于公元前330年开始了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航行,从而发现了大西洋欧洲许多未知的海域和陆地,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察和描述。 毕提亚斯远航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他从马赛利亚启航,驶出赫尔克列斯之柱,进入大西洋。然后沿着海岸悄悄地越过腓尼基的海军基地加德斯(Gades),循伊比利亚海岸航行,绕过腓尼斯特雷角(Finisterre)之后,沿比斯开湾海岸北上,驶向不列颠群岛。他沿着不列颠群岛西岸一边航行,一边考察,逐段逐段地向北驶进。接着,他进入了爱尔兰海,发现了西边的爱尔兰岛。继续北行先到达赫莫德斯群岛(Hemodes,今赫布里底群岛),尔后到达奥尔卡德斯。至此,毕提亚斯的航行路线是十分清楚的,没有任何争议。 自此再向北,毕提亚斯的航行路线就变得众说纷纭,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他叙述自己航行到了一个名叫图勒(Thule)的岛屿,提到那里的两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其一,那里的土地、空气和海洋混沌不清,形成了一个“凝固海”,人们既不能航行,也不能行走。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暖流与寒流交汇,浓雾弥漫而造成大海“凝固”的错觉。其二,那里出现“白夜”现象。白昼长达20小时左右。这种现象长达一个月,白昼最长一天,太阳永远在地平线上。后人根据毕提亚斯的记述,对图勒岛的位置作了各种推测。有人认为该岛位于远北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有人猜测它是冰岛。但是这些假说很难令人置信,因为毕提亚斯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能远航到如此之远很值得怀疑。同时,根据他的记载,图勒岛上是有人居住的,并且发现有蜜蜂,而当时冰岛则是荒无人烟的,况且在此高纬下,也不可能生存蜜蜂。于是,有人转而推测图勒岛是指费洛尔群岛(Feroe)中的一个大岛,即位于北纬62度的斯特罗莫岛(Stromo)。 毕提亚斯从图勒岛返回,大概是先沿原路向南,再顺着不列颠群岛的东海岸航行。这样就实际上完成了环航不列颠一周的壮举,这使他正确地作出不列颠群岛呈三角形的论断。尔后,他又折向东行,沿着荷兰和德国北部海岸,直到易北河河口一带,并曾在弗里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阿巴卢斯岛(Abalus)泊岸。这些地区盛产琥珀,琥珀很早以来就是希腊人贸易追求的珍品。关于毕提亚斯是否进入过波罗的海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至少他已涉足过扼守波罗的海出口处的日德兰半岛了。 毕提亚斯的大西洋远航是史无前例的。他把地球上有人居住世界的范围向北扩展了近十个纬度,直到北纬63度附近。在此以前,有人居住世界的北界一直被划在北纬54度的斯基泰(Scythie)地区。人们认为再向北寒冷使一切生命都不可能生存下来。 毕提亚斯曾撰写了一部描述大西洋远航的书《海洋》,但令人惋惜地失传了。这是古代希腊地理学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不过通过后来一些学者的引文和评述,使后世得以了解这部著作内容丰富、新颖,描述生动,分析精辟。该书体例虽然仍受希罗多德式的旅行记传统的影响,但已经具备了地理著作的鲜明特色。主要内容有地区描述,景观外貌和居民风俗习惯,此外还有天文与海洋方面的观察。关于不列颠、爱尔兰和图勒等地区的描述,都是以前闻所未闻的。他把这些过去未知地区的主要特征描写得非常细致。此外,他还提供了大量有关自然地理学和天文学的材料,都是地图绘制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地理描述与数据资料并茂,促进了描述地理学与数理地理学的结合,使毕提亚斯的这部著作成为当时最有价值和最受欢迎的科学著作之一。 毕提亚斯是第一个以月球运行规律来解释潮汐现象的人。这是地理学的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发现。他记载了大西洋海岸的潮汐幅度,并把它同地中海海岸的潮汐幅度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大西洋海岸的加德斯,老人星刚刚露出地平线,而攸多克索在克利德观察的老人星则明显地升起在地平线之上。上述两地纬度位置差不多,这证明了大西洋岸的潮汐幅度比地中海的潮汐幅度要大得多. 毕提亚斯的跨越纬度的远航,使他接触到不同的气候带,因而产生了“气候等级”的概念,即现今地理学术语的“气候纬度地带性”。他采用日至长度及其地区差异来划定不同地点的纬度。他用这种方法,根据马赛夏至日的白昼长度15又四分之一小时,确定该城纬度为北纬43゜,这个数值与该地实际纬度43゜17′52″令人注目地接近。由此可见,毕提亚斯使天文学与地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对地理学,特别是地图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