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湖水因受火山活动影响从蓝变红
  • 揭开南极绿洲面纱
  • 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图)
  • 石油是怎样生成的
  • 认识地球
  • 气圈
  • 水 圈
  • 生物圈
  • 科学家发现南极一大冰川正显著缩小
  • 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工程进展顺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南沙群岛的水下有什么(图)

      中国科学院2004年夏组织国内40多位海洋研究专家对我国的南海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科学考察。我和游威是唯一被允许登船的媒体考察队员,并用镜头全程记录了整个考察中的科研活动。

      我们跟随科研人员从计划的位置潜入南海水下。科研人员开始寻找珊瑚、海绵、甲壳类动物,进行生物采样。我们在水中调整好灯光和白平衡后,开始跟随拍摄采样的过程。水中生物采样并非想像中捕鱼抓虾一般简单,科研人员对样品精挑细选,一般只对稀有的和有研究价值的物种感兴趣。采到的样品被装进透明塑料袋,并用呼吸器往里面充上空气,用绳索串起来,铺在一片白色的沙地上。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塑料袋,装着五颜六色的物种,漂浮在水中随着海流摇头晃脑,在镜头里分外好看。

      有一回,我们一口气下到了42米。这个深度的海洋安静了很多。珊瑚不再是茂密的丛林,取而代之的是分布稀疏、个体巨大、生长了千百年的大型柳珊瑚和原始生物海绵。柳珊瑚也被称为海扇。它从根部张开一张薄得半透明的扇面,半径足有两米,亭亭玉立地舒展在水中。在深海,日光里的红光几乎完全被过滤了,所以水下的景物在自然光中看起来都是灰蓝色的。正像我们平时在陆地拍摄遇到色温高时,调白不合适的镜头呈现偏蓝的效果。而我们带到水下的HID潜水灯如同两盏汽车大灯一般,把不足的红光往拍摄对象上一打,刚才还灰褐色的水桶般的海绵,“唰”的一下!现出通体的鲜红色。如果不是这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