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火星闪烁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图)
  • 北极猛兽——北极熊 (图)
  • 精彩的地下世界
  • 神秘疾病袭击南极企鹅 (图)
  • 有75万年历史的冰芯
  • 捕鲸: 爱斯基摩人的骄傲
  • 5200年前的冰人解秘
  • 冬季火山为何爆发多
  • 南极冻土发现神秘病毒
  • 哈勃望远镜拍下火星全身照(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魔鬼三角百慕大新说

    说的出版给这一地区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飞机、船只的神秘失踪?真的存在“魔鬼三角”吗?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至今不息。 

      百慕大又有新说法 

      对于船只、飞机在百慕大地区神秘失踪现象,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诠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有新的说法问世。据美国媒体2003年8月5日报道说,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却认为,“百慕大地区”的船只失踪原因很可能只是海底沼气突然爆发产生的大量气泡所致。 

      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一条古老法则完全可以解释百慕大现象。阿基米德曾经称,如果一个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那么水的密度必须大于这个物体的平均密度。但是,水中气泡却能使水的密度降低,从而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没。 

      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冰冷的海床底下藏有大量的甲烷结晶,当海床变暖或发生海底地震时,这些沼气结晶就会被震翻出来,迅速气化释放出水面,这些巨大的沼气泡沫可以使周遭海水的密度降低,失去原有的浮力,如果此时正好有船只经过,就会因为浮力不足而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 

      为了验证他的观点,迪那多特地请来好莱坞特技大师菲尔·贝克帮忙。迪那多称,百慕大地区产生的沼气泡沫可能达数英里之宽,这样大范围的气泡喷发足以弄沉一艘长达数百英尺的货船,但他们并不需要模拟那样“惊人”的场面,工作人员只需制造出60多米范围的气泡就行了,而他们将要沉没的,是一艘长达23英尺的游船。实验人员在经过5次排放压缩空气、模拟海底气泡爆发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艘游艇果然在一片气泡中沉下了水底! 

      据报道,这是科学家和特技大师首次在大海上使用真船进行“模拟百慕大实验”。然而,海底沼气理论也许可以解释百慕大地区的沉船之谜,但是否能够解释复杂得多的飞机失事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 
      
     “百”家争鸣

       布鲁斯·迪那多又讲道理、又做实验,让他的沼气说很有了一些说服力,虽然还只是一种假设,但可以看出他还是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事实上,在他之前的科学家们早已不允许百慕大三角之谜的存在,他们运用自己已知的各种知识,去解释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种种怪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误而使机船迷航。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它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黑洞说。针对百慕大三角的机船失踪事件,美国的韦勒提出了“黑洞理论”。他认为太空中有一些质量很大的天体,由于内部存在强大的引力,天长日久就变成一种新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的天体。任何物质,包括光线,只要在它旁边都会被吸进去。它不向外释放任何物质,人们无法发现它。百慕大海区有一颗1500年前坠落的陨星,犹如黑洞,船和飞机受其影响,未及报告就撞入海中。
      
      次声说。原苏联舒列伊金提出“海上次声波震动论”称,由于地震活动和海水的旋涡运动,百慕大海区存在着危害人身安全的次声波。失踪的飞行员和船员都是次声波的牺牲品。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次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海浪和海温的波动与变化都是产生次声的原因。
      
      水桥说。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股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
      
      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还有一种解释是“高压油气说”,它是加拿大的唐纳德.戴维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百慕大海区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水下天然气大量释放出来,使空气中含氧量大为减少,飞机的发动机因缺氧而熄灭。从机尾排气管排出的灼热废气,引燃了四周不断喷涌出来的天然气,随即将坠落的飞机焚烧得一干二净。
      
      除了上述解释,还有诸如“平行宇宙”、“第二重力”、“四维空间”、“时空收缩论”等许多说法。可惜的是,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
      
      真的存在“魔鬼三角”吗?

      在人们为百慕大三角的神秘现象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人却对百慕大神秘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持怀疑态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员拉里•库舍挨个地调查了持神秘现象观点的人所具体提到的全部五十多起事例的真相,查阅了美国空军、海军、海岸警备队、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的有关调查报告,事故发生时报纸的报道,以及向有关人员写信查询,并于1975年出版了《百慕大三角神秘——已解》一书,详细地介绍了他对每一起事例的调查结果。在这本书中,库舍得出了10条结论。
      
      1.在找到了足够的资料以后,大多数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释,并不神秘。比如,有的是因为遇到了飓风,有的是船体结构本身有缺陷又遇到坏天气,这些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都有结论。
      
      2.在一些传说的“事故”中,关键的细节,甚至整个事故,都是虚构的。
      
      3.一些明显发生在别处的事故也被算进了百慕大三角之中,最著名的是1902年发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难和1951年发生在爱尔兰的一起空难,都被当成了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如果我们根据持神秘现象观点者所提到的百慕大三角事故划定百慕大三角,它将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大西洋的无比广阔的海域。船只、飞机失踪是全球各地到处发生的,比如,自1850年以来,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北欧之间,有近两百艘、架船只、飞机失踪或被遗弃。事实上百慕大三角的失踪现象并不突出。
      
      4.有一些失踪的船只的航线经过了百慕大三角,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在那里失踪的。
      
      5.在许多事例中,船只或飞机的失踪地几乎完全未知,搜寻者不得不被要求寻找广阔的海域。
      
      6.许多事故在发生的时候,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有神秘之处,但在许多年后,持神秘现象观点者在寻找证据时,却开始把它们也算入了神秘事故。这时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故的详情,一般是很困难的。
      
      7.与传说的相反,在许多事故发生的时候,天气都非常恶劣。在几起事故中,飓风应承担责任。
      
      8.许多事故发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员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现场,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时间破坏现场,难以找到残骸。
      
      9.许多作者在介绍事故时,并未做原始的调查,而只是引用别的作者的文章,因此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
      
      10.在介绍某些事故时,那些持神秘现象观点的人隐瞒了那些能对失踪有明显的解释的重要细节。
      
      另外,1975年,垄断英国海洋保险的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在答复《命运》(Fate)杂志的询问时声明:“根据劳埃德记录,自195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428艘船只被报失踪,而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未能发现任何证据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其他地方有更多失踪案的说法。美国海岸警备队有关大西洋事故的计算机记录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
      
      看来,不仅人们津津乐道的百慕大神秘现象是谜,这种神秘现象是否存在也成了个谜。就在人们围绕这几个话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真正了解内幕的大海却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怎样从大海那儿知道飞机、船只失事原因,现在看来,除了等待对于海洋了解的进一步深入和科技的不断发达,似乎暂时还没有别的办法。至于真相何时能够大白于天下,这或许又是另一个谜。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