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于是,对大理海东的文笔塔的怀念不时萦绕于心,时间越长越是向往。
从新近完成的市区到大理飞机场的四车道公路骑单车出发,沿环海公路不消两个小时就到了海东文笔村。我们向村里的人问清了上山的路,就向文笔塔遗址的那座山峰奔去。文笔塔下的那座山峰远远望去确实与其他山峰有很大的不同,山顶陡峭不说,在山顶青灰色的石崖下有一片绿,一眼便看出了此山的灵气。洱海的东山和西山差别极大。西山就是我们经常赞美的大理苍山十九峰。十九峰高耸入云,最矮的山峰也在海拔3700米以上,植被茂密,远看苍山一片黛色。明代文人杨升庵在《点苍游记》中写道:“山则苍笼叠翠,海则半月拖蓝”,这山指的就是苍山。东山低矮贫脊,最高的山峰也不过海拔2600多米,一枕黄梁,有山无峰。经过十几年的绿化未见有明显结果,但是大理人民对东山的绿化从未间断。
在攀登文笔山峰之初,还有道可行,及至半山已经无路可循,好在视野开阔,文笔峰一直在视野之中。文笔峰正面是很陡的,不易攀登,其后有一峰与之相呗,形成了一段缓坡,沿着缓坡很快就到达山顶。顶上有一堆破碎的塔砖,不见有一块比拳头的砖头。碎砖散落在峰顶,其间形成了一个不大的坑,还有几块青石条横东卧西静睡一旁,一块碑座无声诉说了文笔塔有过树碑立石的过去。上山前看到青灰色的石崖其实是露出山顶的石灰石。山崖下的那一片绿生长着的是一大片灌生的栗树叶,每片栗树叶是从石缝中长出的。文笔峰石崖下的绿不仅仅是山峰不屈不挠的灵气,更是暗示着苍生的过程。
看着文笔塔的一片破败,不禁感叹世事沧桑。此时此刻惟有自慰的是站在山顶抬起头看到了一幅山川毓秀的景象,苍山如屏,洱海如碧,帆船点点,村镇密布。还有大理三塔,下关的龙山和雄风塔,金梭岛,天镜阁尽收眼底,此时唯有感叹:“此身凝在画图中”。 带着一身的风尘和悦愉回到家中,我希望着大理海东文笔塔的恢复和下一次重返。文笔塔的修复之时将是大理各族人民人民繁荣昌盛之日。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