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江水利委员会日前向水利部提交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工作汇报”显示,历经13年建设而成的“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至今已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217处,撤离和转移群众3.56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28亿元,这一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山地灾害监控网络。
长江上游地区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仅嘉陵江上游、三峡库区和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就有大小滑坡16000多处,泥石流4000多条,灾害频发,点多面广,突发性强,每年都将造成数百人乃至数千人员的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左右,已成为影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毁林开荒、不合理开矿、筑路、修建水工程以及各种开发建设等引起的人为滑坡、泥石流灾害范围和数量日趋扩大,占总数的70%。
作为我国实施“十年国际防灾减灾计划”的重要举措,长江水利委员会从1991年起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组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作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对防治区广大农村部署监控网络。预警系统范围涉及到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的云、贵、川、甘、陕、鄂、渝6省1市、14个地州、市 、38个县区 ,监控面积达11.34万平方公里,保护着30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