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索道(2)·香格里拉科考日记(2006年11月10日之二) |
|
|
|
景观嘛。你到国外去看看,很多地方都是修索道的。”问题有点僵在那儿了。徐柯健是搞旅游地理的,对索道问题有自己的研究。“索道这个事,国内分为‘保护派’和‘发展派’,前者以北大的谢凝高教授为代表,坚决反对修建索道,有自己的一番道理;而后者认为在一些地方修索道,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比如体弱者平等地欣赏风景,而且对生态的影响可以减低。”徐柯健让我们去找些文献: 索道对世界遗产构成严重威胁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谢凝高 1982年,中国建立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体系(即国家公园),开创名山风景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但同时,在商品经济冲击下,风景区遭到有史以来的最大破坏,滥建索道就是其中一例。经过我十几年的观察体验和对比国外国家的法规,深感索道对世界遗产的严重危害。主要有: 破坏地形 如泰山索道仅月观峰一站就炸掉月观峰峰面1/3,破坏1.9万平方米,远在10-20公里以外都能清晰看到这片山峰的破败景象。如此施工,造成了泰山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破坏了岱顶地形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破坏植被与生态 沿索道线的地面,要砍伐宽约20米的森林植被带,要占大片土地做站场,为此还要有公路接通下站,毁掉大批树木,大量原生植被将无法恢复。 破坏景观的自然美 由于架空索道强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不协调性,成为山水审美中的刺眼物和视觉污染物。游览名山风景的主要目的是求美、求知、求真,健康身心。世界遗产和国家风景区好比世界级和国家级最高学府,游览遗产地的最大参与就是徒步揽胜,这是对遗产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利用。修索道已损害了遗产的价值。 加剧人流在山顶集中 缆车主为多获利总是千方百计招徕游客,这就导致容量有限的山顶人满为患,进而诱使商家开店设铺,山顶成了污染源,危及全山,根本改变了遗产原貌,改变了遗产的性质。 不符合旅游的基本要求 当地有关部门不去投资改变对外交通建设,完善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却在风景区的核心区,以破坏遗产为代价,大搞快速交通以牟利。使得原来游泰山要2到3天,现在变成1到半天,结果索道公司得了利,整个地区失大利。 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背道而驰 世界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战略的宗旨是保存和保护遗产的原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代传承,永续利用。而以牟利为目的的索道等经济开发工程,都是与自然文化遗产的社会公益性质及精神文化功能相矛盾的。 修索道明明是毁景图利,却要编造理由,强行上马。泰山修索道的理由是“治虫、灭火和发展经济”;黄山建索道则是“改变‘山上游,山上住’为‘山上游,山下住’”,但现在3条索道都已建成了,山上不仅没有减少床位,反而增加了不少星级宾馆和大酒店、职工宿舍、各种商店,北海快成山城了,景观遭到破坏;八达岭长城修索道理由是“孕妇和残疾人上不去”,我们调查游人登山游览情况表明,一天步行上下泰山的有6岁的女孩子,有65岁的肺病患者,有80多岁的香客。 比较国外来看,美国国家公园不准修索道,由于自然景观保护得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其中有5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年游人量都在200万人次以上。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比泰山高1倍多,公路修到海拔2000多米,以上不准建索道,也不准修像泰山样的台阶式的登道,只是樵夫式的步行道,年游人量200多万人次,在登山年龄纪录中,最大的一位是90岁的妇女。他们难道没有钱修索道吗?他们没有老人吗? 索道及其他商业性的游乐设施的出路,应选择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以外适当地区,开发一些大众化的野外游乐区,以满足青年人对机械游乐设施的兴趣。还有许多山区城镇交通也需要索道。索道是有前途的,但千万不能建错地方,破坏大自然。 风景名胜区旅游索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泰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 蒋宁 自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客运索道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至目前的近300条,全国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都建有或正在修建索道,为促进景区内交通运输现代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认为,架空索道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自然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二是两端站运距最短,可以大节省游客行程时间;三是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四是可按实际地形随坡就势架设,无需修筑桥梁、涵洞,不需开挖大量土石方,对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小;索道一般采用电力驱动,没有“三废”的排放以及噪音污染,适于风景名胜区对环保的要求。 从上述索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比起汽车公路和步行盘道,索道具有明显的优点,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实际要小得多,而并不是如有些反对者所说,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索道会破坏景区内植被和地貌,进而影响到景区的生态平衡。 正如专家所说,泰山从来不是一座单纯的山,其本身就是一部连续的历史画卷,记载着几千年绵延流传的文化。泰山景区内的交通,古时只有靠斧凿肩扛修起的断断续续的古盘道,经过不同时期的修建后,才逐渐形成目前从山下到山顶总共6676级阶梯的壮观景象,现在又开通了汽车公路、索道,从可以看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不让现代文明染指泰山的思想不仅会把泰山文化僵化于以往,同时是对现代文明的贬低。 游客在旅游停留时间缩短是目前出现的一个较为普遍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交通便捷程度提高所致。为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实现,而不应由于交通不便使游客困在旅游地,违背游客意愿地延长其停留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索道所起的代步作用,使原先相当一部分由于体力、时间限制不能上山游览观光的人们也来了。游客总人数的增加自然也促进旅游收入的增加。 有专家说登山如读史,爬山的乐趣在于登,而且不能登山的只是少数人,但人们的情趣雅俗不同,能达到专家那样品味的只是少数人,而不应忽视大多数普通人的需要。 当地有关部门当初决定修建索道最主要的考虑是解决高峰时期游客及景观的安全问题。而非反对者们所说为经济利益所驱动。泰山日出是泰山四大景观之一,泰山极顶观日出是当地旅游文化的核心部分,对相当一部分的游客来说看完日出就意味着返程的开始。这就造成蜂拥下山的人流与上山的人流相互拥堵,数小时不能疏散的局面。从中天门索道的营业统计来看,60%-65%的乘客是自上而下地乘坐索道,这充分说明了中天门索道在疏散岱顶游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中天门索道所起的安全保障作用相比,其经济效益完全是副产品。 基于PRED协调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初探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研究与开发中心副主任 李山 本文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基于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对风景名胜区索道等旅游设施建设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表格:基于PRED协调理论对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争论的再认识 反对的理由 支持的理由 基于PRED协调框架的整合 修建索道的目的 牟利为目的的索道等经济开发工程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社会公益性及精神文化功能相矛盾。 并非唯经济是图,有安全保障等重要作用。 修建索道等旅游服务设施应有利于以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为核心的PRED协调。 对景观资源的影响 破坏景观自然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原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从古盘道-石级阶梯-公路-索道,这一景区交通进步本身就是文明升级的历程。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进行视域分析和景观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景观影响,甚至创造出优秀的新景观。 对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 建设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地形、植被生态)。 汽车公路、步行道、索道三者相比,索道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能够证明索道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制、可恢复的,并有落实到工程项目和预算上的环境规划;景区环境成为构景因素,并将环境保护和恢复成本纳入投入产出分析之中,实现旅游环境的内部经济性。 对环境的影响(建成后) 加剧人流在山顶集中,诱导旅游服务设施过量兴建,严重突破环境容量,山顶成为污染源。 疏导人流作用巨大,缓解景区环境压力。 本质上是索道管理问题,可采取分时定价、限量运载、预报预订等措施来疏导和限制游客;对于景区的其他服务设施也是可以通过管理控制的。 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缩短了游客逗留时间,索道公司获利,整个地区失大利。 游客乘坐索道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增加了地方旅游收入,从而使得景区的管理维护获得更有效的资金保障。 对索道的建设必须基于有效的投入产出分析,从而作出修建与否的经济决策;同时经济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改进,包括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就业的提升等,索道的修建是有利于地方经济质量的改进的。 对游客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影响 索道将一些步行可达的优秀遗产遗漏,不能让游客充分体验,既误导游客,又贬低了名山的价值。 符合生活节奏加快的客观规律,方便了游客,满足了普通人的需要,并使得一部分因体力、时间等因素限制而不能上山的人得以上山游览。 索道相对于公路、步道是有利于代际公平的;索道为不同的游客创制了相对公平的游览观赏条件;索道有利于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的公平,也有利于地域之间的公平。 结论 索道等商业性设施应选择在风景名胜区以外的适当地区。 风景名胜区建设索道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不应片面夸大索道的危害。 在发展为核心和动力的PRED协调原则允许下,风景名胜区修建索道是可行的。 圈子兜到这里,再清醒的脑袋也晕菜了。老董把手伸到帽子底下使劲地挠了两下,甩甩他的大下巴:“没这么麻烦,没这么麻烦。这事肯定有更清楚的角度。”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